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文
将山西文化资源优势更高质量地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
山西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创造了享誉全国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政府主导是前提,人才支持是核心,市场培育是重点,产业发展是基础,资源整合是途径,品牌塑造是关键,服务群众是目的。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支撑、以效益为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省文化资源转化发展的基本政治要求,是否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也是转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是我省文化资源转化发展的基本工作要求;坚持以产业为支撑是我省文化资源转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从全国来看,2021年,全国6.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9064亿元,文化产业化成效显著;坚持以效益为目标是我省文化资源转化发展的基本遵循,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突出经济效益。
二、深入挖掘和开发九类重点文化资源
要深入挖掘和开发炎帝农耕文化和根祖文化,用多种艺术形式对炎帝文化进行通俗性、可视化包装,建立农耕文化研究和体验基地,同时把炎帝农耕文化和大槐树祭祖习俗等根祖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统筹挖掘和研究;深入挖掘和开发尧舜德孝文化。在打造中国文化传承弘扬展示示范区上持续发力,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尧舜禹德孝文化的发掘和阐释,深挖德孝文化内涵,打造中华德孝文化示范区;深入挖掘和开发关公忠义文化。打破地域界限,以联盟等形式整合相关文化资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关公等文化形象进行新时代解读,推进关公文化的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扩大影响力;深入挖掘和开发晋商诚信文化。从晋商文化中挖掘企业家创业精神、诚信经营、企业管理(人身股制度)等,开发晋商诚信文化中的商业案例进行推广,走进课堂,走进企业培训;深入挖掘和开发能吏廉政文化。结合清廉山西建设,深入挖掘山西能吏清官事迹,提炼廉洁基因,编写廉政教材,加强面向党政机关干部、大中小学生的廉政教育基地建设,营造廉洁社会氛围,使廉洁成为社会共同道德追求;深入挖掘和开发红色文化。系统梳理和挖掘太行抗战等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网络新媒体,抖音、快手等平台和VR等技术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山西红色文化展览馆;深入挖掘劳模文化、实干文化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编写“新中国三晋儿女”“新时代三晋儿女”等人物系列传记,激励三晋儿女不断开拓创新;深入挖掘和开发山西非遗文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搭建非遗文创平台,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展示创业机会;深入挖掘和开发五台山、云冈石窟、永乐宫等儒释道文化。对我省此类相关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在文化保护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推动相关文旅等产业发展。
三、依靠“八大途径”,实现“五个转化”
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要在政府主导、平台支持、市场运作、资金扶持、品牌宣传、技术赋能、制度建设、服务引领等八大途径支持下,实现“五大转化”。一是转化为作品(产品)。作品是文化资源最基本呈现方式,加强统筹和主导九大类重点文化资源的作品创作;二是转化为课程(课题),围绕九大类文化资源,面向大中小学生编写相关教材,开设相应课程,推进我省文化资源进课堂,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课程体系;三是转化为产业。把文化产业园等线下平台和线上文化转化平台相结合,出台振兴文创产业相关政策和制度,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加强文创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四是转化为游戏、音乐、剧本杀、动漫等年轻人喜爱的娱乐项目,提高文化资源的大众吸引力;五是转化为体验。以农耕文化体验园等为抓手,建设省级文化体验基地,把我省文化资源融入生产生活,让文化资源转化为生活体验。利用VR等技术,打造山西文化线上体验馆。
四、着力构建文化资源转化发展“六大体系”
一是构建内容生成体系。内容就是文化资源的生命力。要组织专业力量推动山西文化资源内容开发,并聘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内容把关;二是构建工作力量体系。人财物是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力量。要整合我省文化资源领域资金,推进集中开发和项目发布,建立山西文化资源开发人才库,发挥山西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重大奖项的导向激励作用。支持和鼓社会团体结合“九大类重点文化资源”开展全民文创活动;三是构建品牌宣传体系。文化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围绕九大重点文化资源,设计山西文化品牌符号,打造山西文化品牌矩阵,让“游山西·读历史”“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等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四是构建资源管理体系。打破部门和地域限制,打造我省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统一管理、资金统一分配、人才统一培养、设施统一维护等文化整体发展模式;五是构建产业规划体系。文化产业化是文化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在落实我省制定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之上,重点实施文化融合发展工程,推动我省优势文化资源和旅游、研学、科技等深度结合;六是构建文化服务体系。把我省文化资源转化为服务全省群众的公共文化资源,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让全省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获得文化滋养,提高文明素养,实现文化惠民。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推动我省文化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课题编号:2022YK06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西太行干部学院)
■ 王林波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