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文

浅析民生新闻中的社区新闻报道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4/15 10:12:33

浅析民生新闻中的社区新闻报道

□焦澍

民生新闻就是再现社会真实情况,从老百姓地实际生活出发,拓展到老百姓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空间,语言侧重于趣味性,对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细小片段也不放过,力争全面反映百姓的生活现状。而按照社区新闻学的要求,媒体各版块必须紧贴社区民意,表达和维护社区的情绪和社区的共同利益,才能占领市场阵地。加强社区新闻,首先要予以重视和突出,从增加版块上予以保证,从设置栏目上予以重视,从扩大社区新闻报道数量上予以体现。

那么,什么是民生新闻中的社区新闻呢?一提起社区新闻,不少人首先想起的是小区里的故事、居民和物业的矛盾、家长里短的琐碎事件。其实,要说搞清什么是社区新闻,首先要搞清在社区新闻报道中“社区”的含义。《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将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另外有学者认为,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一方面,社区是具有完整地域性和各种服务功能的生活小区,是居民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由相对完整的组织系统、地缘关系、共同行为规范、居民的心理认同、亲密的人际关系等因素决定的。另一方面,它还取决于社区服务功能的覆盖面,这种覆盖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服务项目、服务手段、服务方式、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社区范围大小就变成了一个不确定的数值。

其实,社区不是某些建筑群体的总称,也不是具体某个小区,更不是某个居委会,而是一种在一定的较小的地域范围里,人和人之间形成的特殊的互相依赖、共生共存的社会关系。这样说来,一个社区的范围可以是一个小区,可以是多个小区,甚至可以是一个村落。

有学者认为,社区新闻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为特定区域受众及时知晓意义的信息的传播。社区新闻便是上述社区里的新闻故事,包括发生在社区里的重要事件、社区里的集体活动、社区里的好人好事、社区里的奇闻轶事等。但是总体来说,社区是一个小社会,社区新闻的采写应该在整个社会背景下,通过社区新闻折射整个社会的情况。社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应该是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让社区成员增加共同的归属感。

如何让社区新闻与居民更贴近

第一,扩大信息量。太原广播电视台二频道《生活新发现》栏目从2013年4月开始主打社区新闻,将社区新闻归纳为是发生在居民小区里的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的日常琐事,强调重要性、突发性、感人性、趣味性、贴近性、服务性。还成立了《社区那点事》版块,反映和报道各社区发生的新闻,包括社区建设动态信息、重要活动、文体活动以及社区先进典型的报道,讲述社区内发生的感人的真情故事,讴歌先进、鞭挞陋习、提倡关爱、明荣知耻、营造和谐社区环境和氛围。

第二,增加人情味儿。社区新闻自然少不了家长里短,而它的着力点在于展示“情”——人间真情,讲述市民家庭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报道家庭融洽、幸福、互尊互爱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市民与亲戚关系的故事,又选择普遍的现象和问题及个别典型,讲述家庭生活中的烦恼事,以善意的目的进行家庭矛盾的化解、关系的协调、心理的疏导,倡导和引导家庭成员尊老爱幼、平等友爱、和睦相处。比如“旧照片里的故事”、“往事追忆”、“家书与家事”等栏目就特别有人情味儿,请市民讲述亲身经历的过去有趣和难忘的旧事,重温过去的难忘、美好或让人警醒的时光片断,感动人、教育人、启迪人。

第三,多提供服务信息。围绕社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及时和有针对性的“贴心服务”,叫响“有困难找发现”的服务品牌,拉近和市民的距离,成为市民的好帮手,又针对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给予咨询、解答。为市民进行及时的政策咨询和解答、排忧解难,发布招聘等各种免费信息,也帮助市民寻找离散的亲朋故人,以及丢失的财物、宠物,服务性很强。

社区新闻的挖掘

如何发现并挖掘社区新闻线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寻找社区新闻线索,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第一,让采访对象大说特说。在社区采访时,除了手头要采访的事,还要多留意居民的其他想法。居民在接受采访时,往往会跑题,但是居民跑题正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如果居民谈论的是与整个社区有关的事情,此时记者不要贸然打断,而是要仔细聆听,说不定就能挖出新的线索。

第二,多上网络论坛。网络论坛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已经成为社区新闻记者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途径。很多居民在生活中遇到难处,就会在网络上发帖子诉苦,此时记者应留心帖子的内容,看是否牵扯到公共利益,此前本地和外地是否有类似报道。如果牵扯到公共利益,就可以考虑介入报道。

第三,在采访路上多观察。新闻是跑出来的,也是观察出来的,看似事儿小的新闻价值未必小。需要记者有较强的观察能力。

新闻实践告诉我们,加强社区新闻需要全身心投入,努力实践,要求我们提供更多的社区新闻版块,开辟贴近性更强的社区新闻媒介,采写、播出更多来自社区鲜活的新闻;要求采编人员必须“身入”、“深入”社区实际,认真调查,细心倾听,杜绝会场记者、电话记者、材料记者、八股记者;记者要和市民贴近、再贴近,情感向社区和市民倾斜、再倾斜;而采编的目光要向下、再向下。

(作者单位:太原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刘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