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荣
人们越来越清楚地发现,刨根问底,异想天开是幼儿的拿手好戏。换句话说,创造力是幼儿所具有的内在潜力。因为幼儿的身心处于蓬勃发展的萌芽期,不受惯性思维方式、传统知识的影响和束缚,天马行空,任由驰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是“有力量”、“有创造力”的,他强调把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教育的突出地位。为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教育者“应化作儿童”,加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创造力,然后进一步将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把学习和创造的自由还给儿童。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怎样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区域游戏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么,怎样在区域游戏中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呢?
首先,适时调整区域设置。在区域的创设时,要为幼儿设置一些常玩的、大部分幼儿都喜欢的游戏,尽量让它们都能与其它区角串联起来,包括安静区角,如:我们班开设了蛋糕房,在蛋糕房里,提供了一些“蛋糕胚”(白泡沫)、白纸、蜡笔、水彩笔、剪刀、浆糊、包装彩带和包装纸等材料,由幼儿自主加工蛋糕,包装蛋糕,在加工过程中,幼儿可以与美工角串联起来,将美工角的作品剪贴在蛋糕上,制作漂亮的蛋糕,然后拿去卖给角色区的小朋友。在学期过程中,根据幼儿对主题内容的丰富与兴趣,适时增设一些由幼儿兴趣衍生而来的区角,减除一些幼儿已没什么多大兴趣的区角活动,丰富一些幼儿兴趣浓厚的区角内容,让幼儿不断地在玩中学到东西,增加区域活动之间的串联。
其次,创设“半成品”的区域。在区域的创设中,我们老师总希望给幼儿创造一个漂亮、完整的环境,不论是在美工区还是表演区,教师总是将要剪的纸、要佩戴的头饰等等准备得好好的,幼儿只要进入这个区域就能马上玩起来,于是,问题也来了,幼儿的新鲜感很快就没了,有时候教师一忙忘记更新材料了,幼儿就会说:“今天怎么又是玩这些呀?”所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考虑是否将这些“成品”的材料改成“半成品”。就是说,教师在给幼儿准备材料的时候留一些余地,让幼儿来到区域中并不是马上就拿起剪刀剪、拿起头饰戴,而是让幼儿有个加工的过程,比如美工区,可以设置成“加工厂”,加工什么呢,可以是教师用卡纸画好的一些木梳、吹风机的形状,让幼儿涂色、剪下来,然后送到理发店用。又比如在“汽车城”提供各种纸盒、剪刀、双面胶、瓶盖等等,让幼儿学做汽车,这样幼儿来到汽车城后并不是只顾着拿“小汽车”开来开去,而是可以自己“生产”汽车,进行展销等等。因此,让幼儿亲自动一动手、动一动脑,可以激发他们创造力。
再者,老师要把自己当成助手。我觉得没有老师的干预与操纵,幼儿也是可以玩得很好的。把自己当成幼儿的助手,时刻了解幼儿的需要,为幼儿活动的需要服务。从幼儿的观点出发,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整个活动。使我们更充分地体验孩子的情感,很好地为幼儿的区域活动服务。当然,有时我们对幼儿区域游戏的了解只在一些简单的事情上,如建议幼儿变化游戏场地;为建构活动区拿出一些盒子、瓶子等。这就需要我们不能只作为幼儿的同伴的身份和孩子一起玩,而是应该多观察、多考虑什么能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发展。
老师要蹲下来,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各种不同的想法,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还要让孩子们为自己想出的好办法而高兴。多鼓励孩子用不平常的方式使用熟悉的区域活动材料。幼儿对自己所熟悉的区域活动材料的独特运用,就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表现。
我想,在游戏活动中,只要老师把工作做得再细一点、再实一点;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就能更好地培养、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作者单位:山西省水利厅机关幼儿园)
责任编辑:刘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