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论文

电视栏目运行中的动态管理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9/30 9:38:08


孟先静
 

管理学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组织。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电视台生产制作节目的主要运行模式“栏目”也是一个特定的组织。特定栏目要在相对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传播活动,要求每一个成员必须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去完成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活动,实现不同于个人目标的栏目总体目标,而对于栏目实行“动态化管理”,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栏目的现有资源,以获取栏目最大效益的做法。

(一)

实行栏目动态化管理有两个基本概念:一是对栏目采编人员的动态化管理,二是对栏目内节目的全程跟踪。就管理而言,有两种表述:①管理,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②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前者是美国学者所著《管理学》一书中对管理的表述,后者是我国现行教材中常见的表述。第一个定义由于指出了管理的内涵,突出了环境和目标,所以符合栏目动态化管理的本质要求;第二个概念所涉及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则是管理本身的职能,而这些职能的发挥好坏,决定了是否能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以及高效率地完成目标。这里所说的动态化管理是实现栏目有效运作的一种管理方法,它的一个基本动机,就是对于采编人员来讲,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从分配机制上体现多劳多得和按贡献率分配的原则,对于栏目来讲,就是把制作节目用相对的时间性区别开来,比如,制作一个节目,可以称它为一个临时性行为。而制作一个栏目,相对来说就是一个常态行为。临时行为方式和常态行为方式自然要求管理的方式有所不同。

(二)

栏目实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的依据是栏目的特定环境,通过对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全过程的强化,明确绩效目标而实施的一种管理。这种管理首先要遵循目标管理的原则,就是相信每一位采编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相信每位采编人员都能够管好自己,在此基础上,实行全面、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化管理。

“全面”的概念,就是让每个工作人员都成为一个管理者,发挥每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这是因为每一位记者都是创作节目的人,创作意味着要有激情。给记者以最大的创作空间,提供更好的氛围,是管理的基石。栏目负责人在尊重每位记者创作的同时,提出记者工作的努力目标,即“没有不成功的报道,只有不成功的记者”。一方面给记者提供更为广泛的创作空间,同时使每位记者都成为遵循栏目创作规律的管理者。

“全方位”是在全面的基础上,遵循栏目运作和节目制作的规律,分解制作环节,努力寻求合理有序地运作栏目的步骤和制作节目的程序。

经过对新闻性栏目、服务性栏目、专题性栏目的分解研究,可把栏目的运作分为三个大环节,即前期策划、栏目实施、后期评估。在此基础上,再把节目制作分解成选题申报、前期拍摄、文稿形成、后期编辑、包装合成、人库待播等6个环节。这种全方位的分解栏目和节目的制作环节,有助于了解节目制作的过程,便于实施有效管理。比如,为强化栏目的策划功能,负责人将栏目策划和节目策划加以区别,栏目策划是一定时期内一个栏目风格和选题的大走向,它包容了节目的策划。栏目组成的策划班子,先把此系列节目的方向及大致的报道范围和片长进行初步的规范。然后,再将它交给总编导手里,总编导根据总体策划,再从系列节目的风格和集数以及报道手法上执行策划,最后交于记者手里。在这个策划过程中,栏目和系列节目的策划着眼点各有不同,这就为节目更适合栏目风格奠定了基础。

“全过程”是在全面和全方位的基础上的全过程监控。电视节目创作和栏目运作是个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创作的结果虽具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但具体到每个制作的环节是可以划分并且监控的。这种全过程的监控使制作完成的节目可以达到相应的播出水准。

依据这个原则,栏目可以具体设计全过程管理办法,其目的就是用最简便务实的方法,让记者投入到创作的每个环节上,做到每个环节、每个过程都有管理,以期达到在整个节目流程中都有人负责。栏目动态管理是试图把记者的个人奋斗目标与制作节目的总目标结合起来,这种管理依据的另一个目标原则是承认每位记者的创作都是有价值的,承认电视节目的创作是一个集体协作的过程,防止轻率地否定记者劳动的现象。有效地管理,可使记者集中精力关注节目,使整个栏目在有序的状态下完善运作,最终使得栏目在良好的氛围下日趋完善。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刘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