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合作社:泽州农民致富的好平台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1/17 11:33:36
记者日前在泽州县龙园种植专业合作社采访时了解到,成立于2007年的该合作社如今已发展甜糯玉米种植1500多亩,亩纯收益在2000元以上,社员人均纯收入提高了30%,同时还带动了周边500余户农民增收。
提起这一喜人成绩,合作社负责人满脸笑容地说:“这主要得益于县里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
规范化管理:
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经过多年的努力,泽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数量达到542家,居全市之首;入社农户1.6万户,带动农户2万户,占全县农户的15.4%;合作社年营业收入2.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收入的22.7%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泽州大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2009年以来,泽州县开展了以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为内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并确定了每年培育20个县级示范社的目标,同时积极推荐市级、省级示范社评定。
标准化建设:
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垂棘园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种植、销售蔬菜为主的由大学生村官领办的合作社。生产中,他们积极为社员提供信息服务,聘请蔬菜技师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同时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等措施,有力提升了产业化水平,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垂棘园的生产模式只是全县广大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的缩影。近两年来泽州县积极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同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为合作社在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制订了标准。各合作社之间统一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有效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品牌化建设:
提升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泽州县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合作社申报和注册农产品商标,大力实施品牌化经营战略,加强品牌宣传和保护,以信誉和品牌赢得市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在北义城镇南义城村,闻禧合作社进行了无公害种植,申请注册了“薯康源”商标,完成了省级无公害产地、无公害产品认证和农业部无公害产品标识认证,从而使他们的产品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这些年,尽管南义城红薯以高出市场一倍的价格销售,但仍然被抢购一空,人均增收达到了1000多元。
2011年,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扶持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1年底,全县已培育省级示范社11个、市级示范社25个、县级示范社52个。本报记者 樊晋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