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培训万名技术型农民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2/28 11:37:43
本报太原2月27日讯(记者 樊晋铁)“刚过春节,我就接到5个电话,都是本村和外村的果农请我帮他们修剪苹果树的,这阵子真忙啊!”上尖村农民葛义邦略带自豪地说。
如今在“全国苹果生产基地县”——山西省吉县,像葛义邦这样拥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有16000余人。
吉县境内有举世闻名的黄河壶口瀑布,与瀑布同样有名的是吉县的苹果。经过30年的发展,该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近30万亩,专业从事果品生产的果农达到两万余人。
为了提高苹果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吉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果农的培训,专门成立了果树中心和果树研究所负责对果农的技术培训工作。根据果农需要,该县在培训果农时,方法灵活多样。一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针对苹果生产中的施肥、病虫害防治、修剪、套袋、分级等关键生产环节,聘请专家教授开办讲座。据统计,该县涉农部门和科技部门每年举办以苹果技术培训为主的专题讲座达30余次,受训农民超过6000人次。二是走出去培训。吉县6个种植苹果的乡镇,每年都要组织果农到陕西洛川、延安等地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三是与大专院校合作。为提高农民素质,吉县与山西农业大学合作,把院校、农业部门、科技协会等方面的技术力量有效整合起来,将课堂和咨询服务台灵活机动地设在乡镇村庄、田间地头、种植大棚、养殖场所。四是以协会为单位开展培训。吉县现在有各种农民协会30余个,这些协会的骨干人员——“土专家”、“农秀才”们,每年在生产季节和农闲时节,都会进行 “点菜式”培训,让农民学到需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