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西六支村春耕现场一角。 张云 摄
4月6日,祁县西六支村农机手王小勇开着刚刚检修过的旋耕机满怀信心地说:“有专业人员为我们检修农机,今年这机器用得就更踏实了!”连日来,祁县农机部门通过宣传、培训、检修等工作,指导该县农户积极投入到春耕备耕工作中。
在左权县桐峪镇利用物资交流会的契机,邀请县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计生局、司法局、科协、畜牧局、质监局、农机局等涉农部门,送科技、送政策、送服务到基层、到农村、到群众,受到了农民的欢迎。相关部门设立技术政策咨询台,现场接受农民朋友关于农技科普知识的咨询,解答他们有关种植、养殖方面的问题。该镇还邀请市农职院专家举办了为期4天的核桃技术培训,受益人员达700余人。
同时,由省政府主办,省农业厅、晋中市政府、祁县政府承办的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计划暨春耕生产与放心农资下乡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信息传播服务,逐步营造我省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环境,搭建起开展全年全程农业科技服务的平台,推动全省农业科技事业的大发展。
在春耕备耕之际,我省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纷纷抢农时、早部署。农资市场是春季农村最热闹的地方。在寿阳县农资市场,正在挑选玉米种子的马首乡富村村民吴启德,一边查看玉米新品种,一边向记者介绍:“我家有50多亩地,今年准备种‘长城899’、‘先玉335’这两个品种。除了种子,农膜、化肥也都选好了。什么时候要,打个电话,农资供应商就直接送到田间地头,农资款也能秋后结账,很方便!”
在农户们选择种子、准备化肥的同时,该县农业、供销等部门也全力做好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调度和供应工作。其中,农业部门加大了农业检查和执法力度,重点开展了农资市场检查、种子储备和质量抽检等工作,加强农资行业监管,及时掌握市场的供求情况,强化技术指导,确保农资市场供求平稳和使用安全。种子、供销等部门也表示,种子、化肥、农膜等春耕物资总量供应充足,价格基本平稳,且能及时运到农户手中,极大限度地满足了春耕备耕需要。
今年,我省科学谋划、及早部署加强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为实现夏粮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全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省财政厅及时下拨种粮补贴22.3亿元、地膜覆盖玉米补贴1.05亿元。种子、化肥、农药、农膜货源准备充分。农户种植意向调查结果预示春播农作物面积将稳定增加,玉米、蔬菜等高产高效作物面积会有所扩大。目前,小麦苗情总体好于上年,一、二类苗的比例占到80%以上,特别是60万亩旱地地膜覆盖小麦长势较好。
为应对气候不确定性和农资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实现高基数、高起点上的粮食稳定增产,下一步我省将重点抓好六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小麦田间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科学的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方案。推广镇压、耙耱、划锄等传统有效的抗旱保墒措施。强化起身拔节期的肥水管理,以促为主,培育壮苗,促进弱苗转化升级。二是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宣传和督促检查,各项补贴资金力争在春播前兑现给农民,出台杂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扩大杂粮等粮食作物种植,确保春播粮食面积稳定增长。三是大力推广抗旱播种技术。推广旱作节水播种技术,确保适时下种。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开动一切水利设施,千方百计扩大春浇面积。旱作区及时组织农民做好耙耱保墒工作,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确保适时下种。四是切实做好农资供应和监管。搞好种子、化肥、地膜、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供需调度和余缺调剂,保障生产需要。加强农资价格监测,及时发布信息,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深入开展农资供优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企业、产品、区域、市场进行集中整治,严格市场经营主体准入。五是深入推进粮棉高产创建。把粮食高产万亩示范片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辐射带动全省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围绕粮食高产创建以及新品种、技术推广,进一步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六是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强化气象监测预警,利用网络、手机等现代信息手段,及时向农民提供预警信息,提前做好灾害性天气的应对防御。强化病虫害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指导农民开展科学防治。 本报记者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