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打造苗木花卉产业新财源 本报记者 张云
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5/15 11:23:39
当很多地方的农民背起行囊离开家乡的时候,太谷县的农民却留下来在土地上做起了文章。
太谷县做活土地流转文章、做强苗木花卉产业,倾力打造三晋第一苗木生产基地,形成了具有太谷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已形成以北洸、小白为主的干鲜果和苗木产业基地,小白双万亩红枣园区、北洸万亩生态园区、王村白燕万亩苗木园区等15个大型农业园。这些园区不仅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凸显了农业的观赏功能、休闲功能,为打造休闲度假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苗木花卉产业按照“瞄准市场调结构,扩大规模增效益”的思路,通过大力推广林下育苗、特色树种、高档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等举措的实施,出现了苗木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的供销两旺局面。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全县苗木花卉产业面积新增3.2万亩,总面积达到10.3万亩,全年出圃苗木8500余万株,销售收入达到2.6亿元,比去年增收18.2%,人均增收1182元,比上年增收13.2%,苗木花卉产业真正成为太谷县的一大支柱产业。
苗木花卉产业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亩均收入达万元,是典型的低投入、高产出产业。龙年伊始,太谷县委、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按照主动融入大太原经济圈、打造产业承接地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各项工作,采取措施引导种植户提高苗木花卉质量,扩大种植面积,提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今年,在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方面,全县以园区化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促进苗木基地规模扩张。以南循环为轴线,依托北洸、小白苗木园区,以北洸乡、侯城乡、阳邑乡、小白乡4乡22村为重点,新增苗木花卉面积1万亩。胡村镇一些企业相对集中的村尝试土地连片流转,鼓励苗木大户或合作社承租土地,规模化发展苗木基地,进一步巩固全县苗木产业在全省领头羊的地位。丘陵山区则采取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干果经济林的规模,实现增产增收的良性循环。一是依托现代农业示范项目,重点建设侯城乡东庄、大峪坪核桃经济林基地;二是依托退耕还林巩固成果项目,在侯城、阳邑、范村新发展核桃、红枣、山杏等干果经济林。三是依托小白乡、北洸乡的红枣园区,进一步扩大红枣种植规模,推广红枣防裂技术,提高经济效益,真正做到富民为本。
如今,太谷南山一线田园风光、生态景观、乡村风情日益凸现,地方特色浓郁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农业在有限的空间内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报记者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