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业

山西阳高县:政策“及时雨” 浸染“阳高红”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3/17 17:22:05

钻孔、搭线、安装骨架、焊接棚体……


3月12日9时,阳光和煦。位于阳高县下深井乡东坨村的阳高县生艺种植专业合作社广袤的田畴里,工人们正抢抓土壤开始解冻的有利时机,搭建钢架温室大棚。



“通过抢工期,这几天已建起98个温室大棚。”年仅32岁的该专业合作社社长张生艺兴奋地和记者聊,“原计划今年建50个温棚。县里出台了支持‘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后,俺想法一下子变了,目标是两年内建设500个温棚,面积达到1000亩。”


阳高县三面环山,山脉蕴藏着火山土壤资源,使得“阳高红”西红柿具备甜度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等特点。2024年,全县“阳高红”西红柿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


为了进一步推进特优农业发展壮大,全面提升“阳高红”西红柿产业规模、品质效益,日前,阳高县出台了发挥价格险兜底功能、加强产业发展贷款贴息、加大育苗奖补力度等《支持“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进一步推进特优农业发展壮大。


“叮铃铃、叮铃铃……孙书记,您好!”


“义平,忙啥哩?”


“孙书记,俺在普家梁流转土地哩。县里出台了扶持‘阳高红’的十条奖补政策,俺高兴得一夜没合眼。今个天一亮,俺就跑出流转土地了。今春至少建设180个温棚。”


11时,该县下深井乡党委书记孙会峰陪同记者走进位于该乡董家庄村的阳高县曙光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见一排排高标准钢结构温室大棚拔地而起,县里派下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在工地定位水井、铺设管灌,合作社社长董义平却忙着外出流转土地去了。


董义平所在的合作社近年来已流转农民土地3000亩。去年种植玉米,由于天旱、使用传统耕作方式等原因,赔了本。正当他一筹莫展,思谋如何提高种植效益,当上“新农民”时,孙会峰来到他家,鼓励他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阳高红”,并承诺帮助解决种植技术、蔬菜销售、建棚资金等困难。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春节后,董义平开始小范围发展温室大棚。当县里奖补政策正式出台后,他如同吃了“定心丸”,抖擞起精神,大规模发展种植“阳高红”西红柿的温室大棚。


支持“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如同“及时雨”,十条措施一出来,简直就像给种植“阳高红”的农民发了颗“安心糖”。


“病虫害、自然灾害防不胜防。政府和农户共同出资,给‘阳高红’西红柿投保等十条扶持措施一出台,种植户一百个放心了。”走出田间,回头瞭望热火朝天建设温室大棚的场景,孙会峰内心充满了喜悦。“今年下深井乡温室大棚累计可发展到2400栋,其中新增800栋。” (孙展春)  

                    

责编:吕彬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