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富故事
此前央视热播的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让全国观众一边流着口水看电视,一边上网下单搜寻片中提到的各种美味特产。“舌尖族”的诞生,已经成为一个看片与消费同步进行的独特案例。如今,欧洲杯足球赛激战正酣,也带火了夜半的“吃货”经济。
欧洲杯足球赛期间,有经验的大学生囤货做起寝室楼外卖,英语流利的兼职酒吧服务员日薪150元,一些原本不是24小时的商家也开始加送凌晨外卖……
大学生囤货做外卖
“呼叫老李,303寝室急需凤爪三包,牛肉干两袋,啤酒一打。”夜半两点,李商商的QQ头像开始闪动,他点了一下货,回复过去,“不好意思啊,凤爪只剩两包了,要不加一盒爆米花?今晚新鲜出炉哦~”对方立刻回复,“管它什么的快点送过来吧,这里一窝人要饿死了!!!”李商商笑了一下,点好东西装袋、穿上拖鞋冲出寝室跑下3楼,送“外卖”去了。
在做生意的父母熏陶下,还是大三学生的李商商无疑非常具有生意头脑。刚上大一的时候,李商商逛熟了校园、混熟了同学,就搞了件“格子铺”做小买卖。“刚刚进大学,还不敢拿太多的钱去投资,做我自己想做的东西,所以就用格子铺来试试水。因为租金便宜,不用亲自管理,赚点外快很不错”。
如今“格子铺”渐渐多了,李商商又开始开拓新的 “财源”。“大学生都是球迷,现在欧洲杯开打了,时差的关系我们又要日夜颠倒了,半夜两三点经常肚子饿,看得high了更是想喝喝啤酒。但宿舍又有门禁,半夜三更只能饿得肚子疼,我就想能不能又解决自己的问题,又能赚赚小钱。”于是李商商开始跑到校外的几家超商和小吃店囤货,啤酒、爆米花、牛肉干从超市拿,鸭脖子、凤爪这些卤味则是从小吃店当天买进。
“这种转手外卖我也不会卖得很贵,一罐冰镇啤酒比拿货价卖贵2元,其它加价20%,由于是短期生意又是晚上的活,大家都能接受。李商商得意地表示,欧洲杯才开赛一个星期,他就赚了300块钱。“我还去二手市场花200块买了台床前小冰箱回来,冰镇啤酒抢得更快”。
“欧洲杯”带火“半夜消费”
李商商的小算盘是目前大赛期 “吃货经济”的一个缩影。几位球迷朋友都说,因为有时差,欧洲杯的比赛在半夜举行,上班族大多在家中看球,于是搜集了多张宵夜外卖单,还买了啤酒冰着,就等着晚上happy。调查显示,每逢世界杯、欧洲杯等大赛期间,观赛必备的食品销量至少会增长三成。据某知名鸭脖商家统计,去年世界杯开赛时,球迷平均每周要吃掉35万公斤鸭脖、8.4万公斤鸭架,这几天淘宝上的零食销量也大增,牛肉干、凤爪、山核桃、西瓜子、巧克力等看球赛时的必备零食,都卖得很火,很多卖家还在商品名里写上了“欧洲杯”下酒菜等字样,方便大家搜索。
和李商商一样,一些原本不是24小时经营的商家也开始加送凌晨外卖。“这两天老有顾客在微博上留言,要求半夜送外卖,毫无疑问,有这种需求的都是半夜看球肚子饿的球迷,希望在家专注看球的时候能够随时叫外卖。”
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