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3元钱的价值最大化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1/12/11 11:37:33
调查显示:中国西部有70%的孩子在上课时会感到饥饿;儿童的营养不良率在贫困地区的农村超过30%(大城市仅低于1%)。如何解决贫困地区儿童的营养问题,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为此,中央财政每年将拿出160多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改善学生营养,受益学生将达到2600多万。其中我省吕梁、临汾、忻州、大同4市下辖的21个县,被国务院列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该试点工作启动后,21个县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每天可获得3元钱的营养补助。
善款需要善用,3元钱的营养补助资金具体要怎样分配?怎样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这些应是试点县积极思考的问题。
就目前各地的执行情况来看,大体有3种形式:将资金补充到学校食堂;把资金充到学生饭卡或饭票中,由学生持卡到学校就餐;以现金的形式直接发给学生。而在一些试点县,营养补助资金被家长看作是一笔额外收入,或者被一些机构挪用也时有所闻。
笔者认为,具体到我省来说,在借鉴其他试点县的基础上,还应有自己的方法和思路。首先要加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明确资金使用细则,把补助资金的具体应用以条款的形式记录备案,确保资金定向使用,防止腐败贪污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还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一方面起到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汇聚更多社会力量,共同把学生营养改善工程长久持续地做好。
3元钱,虽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保障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努力下,真正把3元钱用到贫困地区孩子的午餐中,让它的价值最大化,让贫困山区孩子的身体更健康,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