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商业

以科技为支撑 绘“三农”新蓝图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2/3/13 11:06:08

阳泉市: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本报太原3月12日讯(首席记者 魏贵富)围绕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保12%争15%的目标,阳泉市今年决定按照种植区域化、养殖规模化、加工系列化的思路,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农民增收步伐。
该市的规划是:种植业突出区域建设,重点建设盂县北部、东部、中部,平定东部、北部、南部以及郊区东北部等七大核桃主产区,新增核桃林5万亩,使全市总面积达到35万亩。建设南川河、阳胜河、龙华河、乌河、温河灌区等五大蔬菜生产基地,新发展实施蔬菜面积1000亩,使全市设施蔬菜总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15万吨。
养殖业扩规模兴园区,平定围绕雨润3000万只肉鸡加工项目,重点发展肉鸡养殖;郊区重点打造桃林沟100万只、大正伟业200万只蛋鸡养殖园区;盂县要建设肉牛、肉羊、獭兔等标准化养殖园区。全市要建成市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40个,争取建成省级以上示范养殖小区4个。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进一步推进“513”工程,发展壮大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带动基地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强大引擎。


运城市:
以科技引领
农业大市走向农业强市


本报太原3月12日讯(首席记者 魏贵富)运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农业科技作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的强大动力。
作为落实一号文件的具体措施,运城市今年将加大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继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年完成6000户;深入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全年培训农民12万人;加快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农业服务人员、农村社会管理人员和生产经营主体,着力促进农民向职业化方向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力度,以优质优品推广应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果疏间伐提质、设施蔬菜高产高效栽培等关键技术。
同时,该市还将选择20个—30个基础设施好、服务功能健全、管理规范、效益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科技合作社作为示范社,为全市先行先试。
运城市还将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今年要在继续实施“五个计划”的基础上,突出抓好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力争推进15个以上万亩特色农产品基地列入省级发展计划;围绕抓典型、出精品、做示范、成规模的要求,优化特色产业布局,重点发展高效水果、优质高效蔬菜、健康养殖等六大产业板块;继续推进368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


晋城市:
着力解决影响农民
收入翻番的关键问题


本报太原3月12日讯(首席记者魏贵富)打破制约农民收入翻番的瓶颈,加快农民增收步伐。这是晋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谋划今年“三农”工作的总思路。
晋城市决定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扶持畜牧、桑蚕、蔬菜、林果、小杂粮、中药材、食用菌七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按照300万头生猪、5000万只肉鸡、1000万只蛋鸡、10万亩设施蔬菜、20万吨食用菌、20万亩产桑基地、80万亩小杂粮基地、100万亩连翘、50万亩核桃的目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
抓住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机遇,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科技推广和农村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业务干部走出去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建立与国家、省农科院所的合作制度,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每年培训农民不少于10万人。
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水源互补、保证率较高的农田灌溉网络;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0万亩;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普及自来水入户率,今年力争达到90%;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突出抓好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建设山西省现代林业示范市;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