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商业

“海归”的红枣出口梦

来源: 作者:李京益 发布时间:2013/8/22 10:12:17

    在临县临泉镇南塔村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海归学子,他叫李永久,现年30岁。2009年7月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同年10月被新加坡太平洋(PIL)航运有限公司招聘到该公司船务管理部实习,次年担任该公司船务运营部业务员,从事国际贸易运输业务。

    在国外工作期间,李永久亲眼目睹了大量的外贸货物(其中包括中国沿海省份的很多农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国,同时也在新加坡结识了不少从事外贸的业务朋友,见到了新加坡市场大量从中国进口的土特产品。那时候他心中产生了一个念头,自己的家乡临县是“中国红枣之乡”,年产红枣2.3亿公斤以上,红枣种植面积达85万亩,已注册红枣公司有65家,红枣专业合作社110户,为何自己不将临县红枣出口到世界各地呢?如果能实现这一理想,就能增加临县红枣的附加值。

    2011年秋,李永久利用休假时间回到临县了解红枣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并专程到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的超市和果品市场考察红枣的销售状况。发现临县红枣出口率相当低,同时,国外市场空间缺口很大,这里面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2012年冬,出身“农”门的李永久毅然辞去新加坡船务公司年薪40万元薪酬的工作,回到了临县老家创业。为了让临县红枣能走出国门,他自筹500万元注册了拥有自主进出口权的山西沃泓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

    2013年初,李永久联合临县锦华红枣交易有限公司,成功推出临县红枣市场上的又一大品牌“沃泓”,并利用其开拓的电子商务,本着“诚信创业、质量为先”的理念,与东北、北京、浙江、广东等地的300多家大型超市和代理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公司成立半年多来,李永久亲自远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的三十多家外贸公司,与其达成几十单意项协议。不过,李永久认为现在的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到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际力争外贸销售额达到500万美元,并要逐年翻番。

    李永久创业实践,引起了临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这对他是很大的鼓励。他说,要真正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跻身外贸强手还相差很远,还需更加努力。于是,李永久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更加宏伟的蓝图:五年以后要实现公司有基地种植、生产加工、质量认证、高端品牌、自主营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并要逐步开展核桃、小杂粮等业务,努力将“沃泓”做大、做强,成为中国出口土特产行业中一颗靓丽的明珠。他坚信通过自己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把“沃泓”打造成吕梁的又一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实际行动助推临县红枣的产业化发展圆自己的红枣出口梦!

本报记者 李全明 通讯员 刘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