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商业

宗宁:传统企业转型的五大误区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3/11/25 16:06:58

    只有真正理解了,然后再去改革,然后步步为营,才有可能在被坑最少的情况下,见效。而这个领域,目前也米有什么真正的专家,相信大神也是不靠谱的。
 
    今天去做了一场关于微信培训,和很多培训的学生做了沟通,后来发现,现在确实是很大需求在传统企业转型这一块。因为移动互联网比互联网更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习惯改变之后,很多行业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和互联网时代有很大的不同,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就算完全不做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业务就真的发生了停滞,开始举步不前。

    这种情况一出现,然后就出现了很多老师。交流下来会发现,大部分老师还是基于技巧和技能的培训,在企业运营层面,并没有一个宏观的看法或者能力,也没有什么针对性的办法可以解决,而自己的一套微信推广的方法,并无法通用所有行业,而且只是技巧而已,无法进行企业整个商业模式的移动互联网重塑。

    之所以我谈这个问题比较靠谱,还是因为之前我有做投资的经验,也有大型企业家团体的运作经验,同时也有互联网经验,还具有一些产品感觉和公关宣传的经验,这些经验加起来,对传统行业的改造,看的会更清晰一点。不过,怎么去做,是因人而异的,但误区思想是比较统一的。所以这次讨论的问题,是误区。

    首先一个误区是,不管是微博微信,都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模式或者解决方案,你想完全通过微信或者微博解决目前企业转型的问题,是不靠谱的。你要做的首先是思维的转变,然后进行模式的改造,然后利用移动互联网工具来完成这个改造的流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成功。所以指望找几个人,找一些微信运营就可以解决一切是完全的误区,这种情况,在微博运营时代已经出现过了,事实上,微博代运营做的好的案例屈指可数,而且很难复制。更重要的是,就算做的好了,也没有从本质上解决企业的转型问题。

    第二个误区是,不要指望通过单一渠道,解决所有问题。未来的渠道碎片化趋势非常明显,单一平台也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很多人面临淘宝天猫京东微信微博等各种运营的选择,有些人会觉得我集中精力做一个好不好,其他的是不是就要放弃。但实际上,大部分营销工具我们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运营,然后这几个渠道形成共振,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大家在微信上看到,微博上看到,去淘宝京东搜索能落地找到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误区是,制作产品要根据需要来,切忌大而全的思想。有些人想做微信公众平台的二次开发,好处是大家都装了微信,关注门槛比较低。坏处则是功能局限比较多,变化的余地比较少。而假如你开发了一个功能强大的apps,则又面临了一个推广问题,这也是非常头疼的问题。千万不要想把所有的功能都做进去,这样会让用户觉得无从选择,简单的做好一个功能,满足用户的一个痛点需求就好了,其他的可以后面慢慢添加。好的产品经理就非常重要。

    第四个误区是,不要想一下子影响所有用户,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用户群体现在也在碎片化之中,你只要精准的营销某些用户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宣传费用。比如说做家具的,能不能只做餐桌和椅子,这样在宣传里面可以直接说“餐桌专家”,让用户一眼就看的出你是做什么的,省掉了二次的宣传,如果你还想做衣柜,可以再做一个衣柜品牌。这样用户可以很好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服务提供商,这样就比较容易做品牌。

     第五个误区是,不要想很快的解决问题。品牌建设,思维改造,商业模式改造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做的也是长期的努力,很难短时间内一下子奏效,只要慢慢的去改变和努力,每天进步一点,才有可能成功。想一下子完成改造的,建立新的商业模式的,除了巨大公司都不太可能做到,或者说只有三巨头有资源和实力去培养用户习惯,其他企业,几乎完全不可能。只有在方向正确的情况下,逐步努力。

     总的说来,四个字,不能着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营销工具的接入,而是一个整体思想转变,想迅速见效的往往都被坑了。只有真正理解了,然后再去改革,然后步步为营,才有可能在被坑最少的情况下,见效。而这个领域,目前也米有什么真正的专家,相信大神也是不靠谱的。

    这个世界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大家会觉得一些事情很容易,其实都挺难的,除了方法对,最重要的还要坚持。大部分人方法也不对,但好在也不坚持,所以不会一直错的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