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食品食品

2分钱的大白菜 为什么伤不起?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1/12/12 10:55:04

  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12月8日播出《两分钱一斤的白菜伤不起》,再一次把大白菜滞销的情况呈现在观众面前,看着忧心忡忡的菜农,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再看看周边的新闻:济南滞销,成都滞销,江苏滞销……这样的新闻真的不愿看到,却无法回避。
    诚然,种植面积扩大,量增自然价跌,加上今年全国产地普遍风调雨顺,大白菜几乎全面丰收,而丰收却不能增收,反而成为菜农的忧愁和负担,这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也又一次印证了我国经济的“猪周期”:猪肉价格“过山车”,这在学术领域里被称作“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简称“猪周期”。即业内普遍认为的猪肉产业发展规律:猪肉价格大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剧增——肉价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肉价再次上涨……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不断加入了“猪周期”怪圈,先是土豆,再是白菜,然后又是猪肉?我们的农业就这样脆弱,脆弱到一次次重复“过山车”的故事?菜贱伤农,肉贵伤民,哪一头我们都伤不起,可为什么历史总是在重演?为什么我们就管不好一头猪?为什么我们就管不好一亩菜?难道农业生产的波动真的就找不到规律?就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张荣

 【济南】
白菜滞销:烂菜堆积路边绵延1公里

    让我们把视线转到山东济南,据齐鲁晚报记者报道:“今年的白菜行情不好,地里剩下的都扔到路边了。”由于大白菜滞销,从历城区唐王镇政府向西通往司家村的小路上,扔在路边的烂白菜和菜叶延绵一公里,甚至堆到了路上。
    “最近唐王镇爱心白菜基地附近的路上、路边全是烂菜叶子,车都不好过,这样下去迟早得引起交通事故。”近日,市民张先生反映,他从唐王镇政府向西通往司家村的一条小路开车路过时,发现道路的南侧堆满了烂白菜和菜叶,有的地方因为道路狭窄,还经常出现人车争道的情况,很不安全。
    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往年这条路上也会有烂菜叶堆积,但是情况远不像今年严重,“最多就是堆在路边,也不会影响通行,一到春季就会有人清理。而今年这些白菜叶直接堆到了小路上,有的地段5米宽的路仅剩3米宽可以通行。”
    根据张先生反映的情况,12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素有“大白菜之乡”之称的唐王镇。从正对镇政府门口的一条小路向西走大概200米左右,路边的菜叶和烂白菜开始多了起来,有的地段直接堆在了路上,仅能通过一辆电动车。记者看到,除了张先生所说的菜叶子和烂白菜以外,扔在路边的还有萝卜、菜花的叶子。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1000多米,路上都存在类似情况。
    一位从这里经过的村民告诉记者,大概从一个多月前,路边的菜叶子就开始堆积。“这条路是人车混行的,有的地方菜叶子堆在路上,车多的时候就挤着过,很容易出事。”(源自《齐鲁晚报》)

 【成都】
北方大白菜丰收“吸”走销量 成都白菜不同程度滞销

    来自四川成都的报道也不容乐观,据成都晚报记者报道,每到冬季,四川省内白菜除了敞开向成都市民供应外,另一个重要去向就是北方城市。可今年,白菜却不好卖。成都晚报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冬季温度偏高,导致全国白菜丰产,成都的白菜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价格跳水。
    “今年瑞虹村1800亩莲花白大丰收,产量高达900万斤,按照去年的收购价格,本来村民们每亩地能赚4000元左右,但是今年莲花白卖不脱,只能拿来喂猪,农民损失严重。”——什邡市南泉镇瑞虹村村主任江春明的微博。
    种植户 一亩白菜账
    成本:4千多元
    卖价:1万斤×0.1元=1千元
    每亩地赔3千元
    种得多 收成好
    白菜每斤一角却没人愿收
    通过在微博上求助的什邡市南泉镇瑞虹村村主任江春明,昨天下午,成都晚报记者联系到了彭州一家蔬菜种植公司的老板付敏。她告诉记者,由于滞销,公司蔬菜基地今年种植的大量白菜一度长在地中,无人问津。在付敏看来,今年白菜滞销,价格走低的原因显而易见——“种得太多了,气候太好了”。
     在成都彭州的蔬菜基地,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植白菜,少则一亩两亩,多则十余亩,这使得整个彭州的白菜种植面积达到近万亩。除此之外,今年冬季温暖,这也使得白菜亩产量较去年有所增加。“特别是北方一些城市,去年他们看到我们的白菜丰收,就增加种植面积,今年他们自己的白菜丰收,根本不到四川来拉菜了。”
     “今年我们种了15亩的白菜,一亩地差不多收一万斤。”付敏说,今年行情不好,白菜1斤1角钱都卖不出去,“没人来收购啊,15万斤白菜就这样在地里烂着,要不就是拿去喂牲口!”
    付敏说,去年这个时候,大白菜可是抢手货。一斤白菜至少能卖6角钱,一亩就可以挣2000元。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白菜从撒种、上肥、打药、浇水、人工等支出,3个多月就要花去4000多元。一亩地产一万斤白菜,按照一斤1角钱来算,一亩地最多也就卖个1000元。“连成本都赚不回来,每亩还要赔3000元。”付敏无可奈何地说,现在她已经处理了一部分白菜,省下的打算全部送人。
    本地批发商 万斤白菜账
    成本:1万斤×0.1元=1000元
    人工:5人×150元=750元
    运费:1万斤×0.07元=700元
    加上去菜帮子等损耗,万斤成本在2700元
    (外地批发商需再加运费、人工费)
    收来白菜卖不动
    外地菜贩子不见了踪影
    近日,成都晚报记者来到成都白家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是成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大白菜是这里交易的主要产品之一。现在本应该是白菜销售的旺季,但成都晚报记者看到,偌大的市场里,去年争抢着拉菜的外地批发商不见了踪影,只有一些本地的菜贩在拉菜。
    批发商今年销量减半
    市场里的白菜批发商陈先生告诉记者,12月上旬本来应该是收购商最忙碌的时候,但现在他们只有围着已经收来的白菜转来转去。“去年这个时候,市场里至少有30多台车子在批发白菜,今年最多也就10台。”陈先生说,今年白菜不好卖,从菜地里拉到零售市场上,多加点钱就卖不动。“去年一天还能卖个6000斤,今年一天最多也就3000斤。”
    拔白菜人工价堪比收购价
    陈先生称,现在一斤白菜的批发价要0.3元,从地里收虽然只要0.1元一斤,但是加上收菜的人工费,差不多一斤白菜就要增加0.1元,“今年人工比去年贵了近一倍,每人每天要150元左右。”陈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亩产1万斤,以每斤收购0.1元算,一共能卖1000块钱,可要把菜从地里搬到车上,再去去菜帮子,一亩地需要5个人干一天才行,大约需要支付750元工钱。这么一算,一斤白菜上车的成本就要接近0.2元。
    北方白菜大丰收抢走销量
    今年全国冬季气温偏高,北方以及川内一些地方的大白菜获得丰产。“去年这个时候,山西、青海、西藏这些地方的批发商早就来拉菜了,我们将近一半的量都是卖给他们的。就拿阿坝来说,去年这时候他们早就不产白菜了,可今年他们自己的白菜到现在都还卖不完。”
    陈先生同时还表示,燃油成本也是四川白菜滞销的原因之一。“那么远的路,油钱就要好多钱,我们自己从彭州运到这里,差不多一斤白菜就要分担7分钱的运费,到了市场一斤白菜成本就要2角7分钱,我们卖一斤才挣3分钱。现在外地的白菜也都大丰收,外地批发商怎么会舍近求远,大老远跑到成都来做赔本买卖呢?”(源自《成都晚报》 田程晨)

【江苏】
大白菜严重滞销菜农无奈弃菜沤肥  

    来自江苏的情况更加让人忧心。据现代快报记者报道:“半个月前,大白菜就成熟该收获了,可没人要啊。才两分钱一斤,连本都挣不回来,干脆让它烂在田里算了。”在“大白菜之乡”江苏省海安县李堡镇光明村,52岁的菜农许应莲站在自家责任田里,捧起一棵腐烂的大白菜,难过地说。
    在海安县,有1万多户农民正经历像许应莲这样的大白菜之痛。该县有3万多亩大白菜严重滞销。有海安老乡托快报帮忙,“只要把菜拉走,不给钱也行。”海安农业部门呼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希望城市消费者直接来到田间地头,帮农民解决燃眉之急。
    红旗村村民康四元今年种了2.2亩大白菜,由于风调雨顺,获得大丰收,一亩地有2500多棵,每棵重达四五斤。往年10月份就不断有经纪人打来电话,商谈收购的事,可今年一个电话也没有。他主动打电话联系,人家开出的价格是两分钱一斤,“按这个价,就亏大了”。他只得到处找关系,通过一个熟人,以5分一斤的价格,勉强推销掉4000斤,忙了半天才卖了200元。不忍心种菜的老父亲白白辛苦,在南京工作的女儿找人拖走300棵,送朋友送同事。可这只是杯水车薪,大部分菜仍找不到销路。
    光明村种植大户缪开明种了100亩大白菜,每年这个时候都是他最忙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运菜卡车蜂拥而至,运菜拖菜,今年却门庭冷落,满地的菜无人问津。上星期,他多方联系,总算将10亩地收上来的大白菜卖到杭州的批发市场,每斤价格4分钱,每亩地亏损800元。可剩下的一望无际的大白菜咋办呢?“这几天又下跌了,每斤只卖两分钱,没办法,只有雇拖拉机铲掉沤肥了。”缪开明欲哭无泪。(源自《现代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