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杨志俊
一个从“黑”转“绿”的民营企业,在绿色食品的海洋里,创造出“农之龙”品牌,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一个从“小”转“大”的民营企业,从煤焦铁转型生产线材,创造出“耿龙”品牌,获得了山西省著名商标称号,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在河津,品牌已成为企业闯市场的“利器”,成为经济转型的助推器。
骏达铝业有限公司是河津铝产品加工重点企业之一。随着铝工业的不断发展,企业仅靠生产铝棒等粗加工产品,生产效益和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为此,他们决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企业上档升级。去年4月,企业一班人先后深入重庆、天津等国内电动车生产基地进行考察,主动与绿源、新日、雅迪等电动车名牌企业对接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当年5月,投资5200万元,新上了年产500万套电动车、摩托车轮毂生产项目,使企业迈开了转型发展的步伐。
目前,该公司正加足马力扩大生产,月产量已达到5万套,力争向10万套迈进。“骏达”牌电动车轮毂,填补了运城市电动车、摩托车轮毂生产项目的空白。
“农之龙”公司是由焦炭企业转产的一家集科研、开发、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副产品深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13工程”省级50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全年生产粉丝、粉皮、粉条2.3万吨,带动万余农户从事种植业生产。
今年开春,他们开工建设了投资3000万元的循环经济项目、投资1780万元的杂粮主食冷链物流项目、投资1000万元的康源种植合作社土地集约化种植项目。河津市相关职能部门全力解决企业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支持企业做强做优,以发挥农业产业化企业的龙头带动效应,加快全市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耿龙”商标的拥有者宏达集团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把企业产品不断向名、优、特、精转化,投资16亿元,兴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三期重点项目。整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将生产出弹簧钢、轴承钢、工具钢和不锈钢等特种钢产品,企业将实现年产300万吨钢铁、产值100亿元和利税20亿元的目标。
“品牌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是形象,是市场,是发展的标志,是一种共同的愿景。我们要强化品牌意识,鼎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产业’,以品牌引领转型,以品牌推动跨越,促进经济尽快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在推进品牌建设的进程中,河津市委、市政府旗帜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