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税务税务

学史力行担使命 为民服务办实事

——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税务局聚焦“四件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2/21 15:48:00

学党史赓续血脉,践使命服务人民。今年以来,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税务局坚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试金石,聚焦组织的“牵挂事”、群众的“烦心事”、企业的“揪心事”和社会的“关注事”,学史力行,担当作为,以“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温暖、感受到的实效”照亮初心、点亮民心。


2021年8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兼运城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渊深入山西省河津市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税费优惠政策享受情况和存在的困难。


学史力行  聚焦组织“牵挂事”


运城市税务局党委深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放置到“六稳六保”“放管服”改革、税收征管改革等大格局中去考虑,引导党员干部在践行初心使命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大叙事凝聚共识。该局依托地域丰富的文化资源,组织市诗词学会、市诗词学会税务分会50名诗人,以“百年百首诗词篇颂党史”大型叙事的形式,展示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征程,教育党员干部弘扬优良传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和政府所牵挂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大事要事上来,在学党史、悟思想中增强了办实事、开新局的自觉性。

大讨论涤荡初心。举办运城市税务系统科级主要领导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深入开展“如何推进和实现山西税务跨越式发展”大讨论,凝聚奋进力量。依托河东特委革命活动旧址、中条山抗战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催生出房屋产权登记确权颁证清零、纳税信用等级修复、制定首违不罚清单等一批服务群众的举措。

大展评竞优争先。该局因势利导,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的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在全市税务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展示评选活动,通过税务干部现场讲解的方式,展示出税务部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成效。社保“一窗联办”、“税务管家”护航项目建设、税库银共建“晋豫通”等十佳项目,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架起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


2021年12月2日,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税务局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展示评选活动,来自全市税务系统的19个项目通过现场讲解等方式,展示了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运城市各级税务部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举措和成效,通过评委评选,角逐出“十佳项目”和“优秀项目”。


为民服务  聚力群众“烦心事”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运城市税务部门精准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以优服务为宗旨,以办实事为落脚点,认真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反映的办税耗时较长、养老无所依等“烦心事”。

办税最多“跑一次”。运城市税务局把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开局之作,按照市、县两级不同工作职能划定各自的任务清单,推动10大类30项100条便民利民惠民举措落地。同时,“最多跑一次”清单再次扩围,由原来的8大类148个事项升级至11大类155个事项,并实现8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绛县税务局拓宽掌上办理渠道,充分利用“三晋通”App不动产交易平台,实现远程、异地、不见面办理不动产交易全流程业务。

  上好开门“第一课”。盐湖区税务局联合区党群服务中心把纳税辅导前移,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之初,首先上好“开门第一课”,辅导形式既有“应知应会小课堂”,又有课后辅导服务等。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针对纳税人办税过程中“不会办”“很难办”“办不了”的事项,由专窗人员当场给予答复和解决;不能当场答复的,跟踪解决办理。

守护百姓“养老钱”。开征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进人民福祉的一项新政。围绕缴费人最关心的问题,运城市税务局制作专题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宣传,并印发基本险及补充险征缴对比表,分档测算缴纳金额、待遇享受,让群众算得清、缴得顺。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135万人的补充养老保险征缴工作,53万人领取到补充养老保险金。


面对极端强降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国家税务总局万荣县税务局立即启动纳税服务应急预案,在办税服务厅开通“抗洪救灾  绿色通道”灾后业务办理专窗,为受灾企业提供专人辅导、极速办税、延时服务等纳税关怀服务,确保受灾企业每一笔涉税业务都可以高效、便捷办理,让纳税人可放心投入到灾后复产工作中。图为万荣县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抗洪救灾 绿色通道”专窗。


问需纾困  锚定企业“揪心事”


为民常听屋前雨,暖心每从小事现。面对“小巨人”企业升级难、“龙虎榜”企业转型难、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企业“揪心事”,运城市税务部门充分用好春风行动、减税降费、“税银互动”等政策杠杆,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施肥沃土添活力。依托“晋享税惠”智能管家,将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打包推送给企业,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依托智慧税务平台,对企业分类画像建档,实现政策精准筛选、精准推送,将“数据库”“政策库”变为惠企利民的财富。

强筋壮骨增动力。该局采取一企一策、区别对待、精准点穴、重点扶持的办法,为全市10余家“龙虎榜”企业量身制订一揽子方案,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重卡和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其产品远销欧洲、美洲、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管税务机关精准对接企业涉税需求,为其量身打造《应享税收优惠政策汇编》,制订“走出去”企业税收指引,为企业更好参与“一带一路”注入动力。

“税银互动”搭鹊桥。搭建“税银互动”融资平台、煤电保供“减退缓”、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缓缴……企呼税应的联动机制,体现在税务部门克难担当的决策中。各单位积极开展信用等级评定,“税银互动”搭鹊桥,推出“税易贷”“纳税E贷”“云税贷”等信贷产品,为中小微企业企业引入资金“活水”。今年以来,全市共有2313户中小微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5.12亿元,助企走出发展困境。


用心用情  回应社会“关注事”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运城市税务局将社会关注的涉税事项上升为第一排序,找准民众意愿、企业诉求、税收治理的结合点,以铺路架桥的民本情怀,理清高质量发展的思路,舒缓跨省缴税的焦虑,解决公益捐赠扣除的问题。

绿色税政“优生态”。运城市税务局用活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先进制造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引导焦化、冶炼等行业30多家黄河沿线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改。河津市税务局积极践行“两山理论”,组建税收专家顾问团多次深入焦化、钢铁企业进行政策辅导,协助企业加快碳中和、碳达峰规划布局,促进能源工业高质量发展。

跨省缴税“跑网路”。黄河水利水电开发集团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管理企业,根据相关政策规定,企业缴纳的有关税费按照比例分别在山西和河南两省缴纳。由于该企业税收管辖权属于河南济源,在垣曲县办理税款入库只能通过开具缴款书的方式手工办理,办税人员每月须往返两次,奔波400余公里才能完成。垣曲县税务局积极发起,并汇集省、市、县三级税务以及人行、商业银行三部门之力,为该公司成功办理了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使跨省异地缴税业务从“两地跑”变为了“网上办”。

靠前服务“解难题”。国庆期间,一场汾河特大洪峰侵袭新绛、稷山等地,引发全国关注。一辆辆满载着爱心的救灾车源源不断驶往受灾地区,一张张承载社会责任的捐款单送来八方温暖。税务干部在做好巡坝护岸、搬运物资等抗险救灾工作的同时,发现捐赠企业遇到一个难题,由于受灾市、县红十字会不具备税前扣除资格,使部分捐赠企业无法享受到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对于这一情况,新绛县税务局多方奔走,向县红十字会宣传有关政策,向上级部门寻求支持,积极帮助其取得资格。目前,省财政、税务部门已受理县红十字会申请材料,相关捐赠企业有望在2022年汇算清缴期间顺利享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

在“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运城市税务系统在积极回应纳税人缴费人“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不忘内外兼顾,为基层干部办实事、办好事。各单位通过修缮暖心职工食堂、贴心健身驿站、称心职工宿舍、赏心职工书屋等系列民心工程,增强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

山西省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兼运城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渊表示:“我们就是紧盯‘四件事’,通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进一步动员全市税务系统积极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办好事,持续释放深化征管改革红利,不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努力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经济发展增动力,为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聚合力。”

卫平  杨建义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