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税务税务
从税收视角看岚县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
岚县,素有“煤铁之乡”的美誉,铁矿储量20亿吨,为全国第二大露天铁矿体,发展钢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岚县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国家税务总局岚县税务局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扶持行业转型升级,岚县钢铁工业突飞猛进,项目签约落地逐年加速,产业规模日渐升级。本文从税收视角分析岚县钢铁行业发展现状,以及企业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税务部门在推进岚县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作用。
一、岚县钢铁行业经济税收发展现状
目前该县有钢铁企业39户,其中年纳税百万元以上的企业共3户,其中年纳税超亿元的企业1户,年纳税3000万元至1亿元的企业1户,年纳税100万元至3000万元的企业1户,年纳税10万至100万元的企业6户,年纳税1万元至10万元的企业30户。2019年以来,该县钢铁行业税收规模日益壮大,由2019年占全县税收收入的46.02%迅速增长到2022年的66.67%,年均增长34.05%,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该县钢铁行业税收收入由2019年同比增长0.04%一路向上发展到2022年7月税收同比增长29.73%。
税收贡献持续增长。钢铁行业市场价格直接影响该县税收收入情况,随着市场钢坯价格从2019年的528.87元/吨上涨到2021年的1049.34元/吨,该县钢铁企业销售收入从2019年42.6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2.19亿元,年均增长69.77%。企业利润也得到快速增长,2021年该县钢铁企业营业收入104.38亿元,利润46.58亿元。以岚县田野铁矿采矿场有限公司为例,2021年由于钢铁市场销售价格翻番,2021年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15.9%,利润0.51亿元,同比增长87.12%。钢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税收一路增长。该县税收2020年同比增长8.73%,2021年同比增长101.58%。
行业产业链初步形成。岚县钢铁企业主要围绕铁矿采选与初加工为主,其中最大的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精矿粉、球团是其主要经营产品,球团年产200万吨,精矿粉年产740万元。岚县田野铁矿采矿场主要以给太钢代加工矿石为主,有年处理铁矿石能力60万吨和50万吨的选矿厂两座,原材料铁矿石来自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加工出来的铁精粉交给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钢铁加工企业代表山西继亨铸业有限公司主要以生产球墨铸铁、铸造生铁、铸件、岩棉制品为主。生铁产品主要销往太谷、平遥、河北、河南、青岛等地,铸件产品主要销住河南洛阳。
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近年来,由于环保监管日益严格和违法成本的上升,企业必须加大对于环保设备和运行成本的投入,否则就会被淘汰。该县钢铁行业代表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拥有优势,如采用“免脱泥+中矿跨越式返回”的反浮选流程,将浮选时间缩短37.1%,运行成本降低41%,彻底解决了选矿高碱度泥化胶体水处理的关键难题,实现了全矿废水零排放,此外,还在采矿区边生产、边开采、边绿化,打造尾矿库绿化片区,达到行业最好水平。
税收政策积极助力。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以来,岚县税务局坚决贯彻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全力支持该县钢铁企业发展。减免退各项税费为企业预留了流动资金。同时,积极支持该县钢铁行业技术研发升级工作,帮助钢铁企业落实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从2019年起,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享受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政策极大提升了企业升级改造的积极性。该局还专门指导企业就符合条件的环保设备进行专项核算,申报享受环保设备企业所得税税额抵免政策。这些税费优惠政策的推行,将为企业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积蓄大量资金,有利于企业鼓足发展信心,将更多资源投入研发和转型升级中。
二、税收助力岚县钢铁行业发展建议
近几年,钢铁企业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和市场影响,在转型发展中遇到一些瓶颈和问题,岚县税务局精准施策、精细服务,以实打实的举措助力岚县钢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让服务“活”起来,加强集中产业链效应。
目前,岚县钢铁企业主要围绕铁矿采选与初加工为主,其他钢铁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低,低档次产品较多,高附加值产品缺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钢铁行业的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缺乏向钢铁行业的高、精、尖加工、高质量发展的行业积聚效应。钢铁企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税务部门要强化与银监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互动协作,着力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帮助具有良好纳税记录的企业降低融资门槛、节约融资成本,助力企业度过疫情及市场冲击带来的资金周转压力,让更多企业享受到纳税信用带来的融资红利。此外,还应强化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与沟通,做活服务方式,协作推进钢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让环境“好”起来,加强技术研发能力。
2020年以来,该县钢铁企业受疫情和市场影响,除太钢集团岚县矿业有限公司因有铁路运输专线,产品以集团内销为主所受影响较小外,其他小规模钢铁企业面临下游相关企业停产,公司产品滞销,无法预收货款,导致企业资金紧张。钢铁企业想要转型升级,但面临银行借贷严重、门槛越来越高等问题,使其在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能力不足,资金缺口较大。政府部门应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加大政府引导与支持,应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税收经济分析,积极向政府反映企业困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政府出台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出口等方面的政策提供参考,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扶持企业解决经营和资金困难,减轻企业的制度成本。
(三)让优惠“实”起来,加强企业转型发展。
钢铁企业作为传统制造业,能够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有限,重点集中在降低能耗、污染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因此,钢铁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税收政策研究与利用,按照应享尽享的原则,积极拓展税收筹划空间,用足、用好、用实优惠政策,加快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转型发展,实现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对环保安全加大投入力度,达到国家在安全、环保、节能方面的生产要求,真正实现传统钢铁企业的绿色发展。
税务部门要坚决贯彻实施好退税减税政策,通过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线上线下齐发力,向符合条件的企业精准推送税费优惠账单,详细了解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个性化辅导从业人员理解和享受最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环保设备税额抵免、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让更多符合条件的钢铁企业精准享受到政策红利,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 高娟、闫春霞)
责编:李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