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版头条头版头条

提早动手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提质”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1/12/4 14:40:40

    编者按:“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建立安全便捷的农村公路网”,是省委、省政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今年以来,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并两次派出督查组检查落实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省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街巷硬化建设标准、资金筹措、后期管护等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层层发动、精心组织,强力推进,街巷硬化

    “全覆盖”工程建设在计划下达晚、有效工期短的情况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10月底,省政府下达的今年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村里坑坑洼洼的土街土巷,都变成了平展展的水泥路,不仅出入方便,干净整洁,也让每一处院落每一幢房屋显得亮堂了。”
    11月18日,晋城高平市才被一场细雨滋润过,硬化过的街巷水泥路越发整洁,河西镇上庄村村支部副书记郭道海兴奋地对记者说:“我村共有217户840口人,已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几年来共硬化路面2.5万平方米,特别是从河西到二级路的3公里长主街道的硬化,使村民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进入新世纪以来,落后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一些农村出行不便,思想观念陈旧,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一些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难治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些农村公路地处山岭,坡陡弯急、旁沟临涧,给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为此,今年年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省农村公共事业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的意见》,明确了今明两年全省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的建设任务:完成1.9万个行政村及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中未完成的街巷硬化建设,建设里程约13.68万公里,其中,2011年完成非重点推进村14834个,建设里程65173公里(街道39369公里,巷道20996公里,户道4808公里),年底街巷硬化覆盖率达到50%,力争达到52.6%以上。
    “要致富、先修路”、“要发展、保平安”,高平市在实施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2009年以来,在街巷硬化工程没有补助政策的情况下,发扬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大搞街巷硬化工程,开始了用两到三年时间实现全市“户户通水泥路”全覆盖的攻坚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采取“政府扶持、单位帮建、乡镇组织、村级实施、群众监督、户户参与”的办法,既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又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几年来,高平市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4.6亿元,带动乡村投入5.6亿元,完成硬化面积1100万平方米、3200余公里,涉及434个行政村、10.1万户家庭、41万农民群众,提前一年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任务。
    从郭道海家里出来,踏过有些潮湿的1米多宽的水泥路,进入相邻的王大妈家,习惯性地要跺跺鞋底才进去,但抬脚一看,没有半点泥土。高平市的10万户家庭已享受到了出家门而脚不沾泥的生活。
    相比高平市,吕梁市中阳县的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工程也不逊色。中阳县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的“五个全覆盖”的政策机遇,着力彻底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不等不靠,自加压力、主动作为。今年5月6日,就在暖泉镇举行了启动仪式,并提出两年任务一年完。财政预拨专项资金8000万元,企业赞助及农民投劳达到900多万元,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经过近几个月努力,到10月底,全县街巷硬化工程全部完成,建设里程830.5公里,硬化面积290.6万平方米,占两年任务771.7公里的107.6%,完成投资1.5亿元。
    据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段建国介绍,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截至10月底,全省街巷硬化工程开工18950个行政村85388公里(其中街道51551公里、巷道28007公里、户道5830公里)。街巷硬化已完成15333个行政村,建设里程74572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36.6亿万元,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4.4%,超出省政府下达的50%的目标。 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