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川清水,两岸锦绣。站在蒲县翠屏山森林公园的半山亭台上,一个依山傍水的县城全景尽收眼底,昕水河两道宽阔的分支蓄满了清莹的河水,穿城而过,汇成一片静谧的湖面,和美丽的文化宫、崭新的住宅楼、休闲广场相映成趣,如诗如画。
这是蒲县城市建设的一个美好缩影。近年来,蒲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今年,该县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原则,总投资10.3亿元,启动实施了县城重点工程项目20项,一个时尚典雅、精致大气、宜居宜业的新县城即将以无穷魅力展现在人们面前。
■东延西扩 拉大城市框架
蒲县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总蓝图,也是一个城市建设的重要指导和依据。”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从一开始,蒲县就将“科学性、特色性、前瞻性”提上日程,将山水园林生态县城、文化时尚魅力新城、休闲避暑旅游胜地作为发展目标,专门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城总体设计》,确立了“东进、西拓、南控、北优”的县城发展方向,一幅未来县城建设图景正在铺展开来。
据该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范维胜介绍,蒲县近年累计投资30多亿元,先后完成昌平大街、锦绣大道、荆嘉路等一批路街工程,拉大了县城框架,拓展了发展空间,县城中心城区规划面积由3.8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
今年,该县又启动实施了总投资6304万元的锦绣大桥建设工程,竣工后,将形成贯通蒲伊大街与锦绣大道、连接新城与旧城的“十里长街”;总投资1.2亿元,修建了东起热源厂,西至略东桥,全长5.3公里、宽27米的滨河大道工程。一系列路街工程的实施为县城西拓、南展拉开了框架,拓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格局。
■完善功能 扮靓县城新貌
县城因水而灵动,因绿色而宜居。
为了将蒲县打造为一座“省级园林县城”,该县可谓“费尽心机”:将穿城而过的昕水河打扮成一条靓丽的景观带,在喧闹的街心巧妙布置了休闲公园,在翠屏山搭建了秀美的“绿色走廊”,还实施了拆墙透绿、拆违还绿、空地置绿、见缝插绿的“四绿”工程,使县城展现新形象、凸现新亮点、焕发新活力。
爱好登山的该县蒲城镇居民郭蒲生,最近发现翠屏山又有新的变化,山顶增添了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在半山腰和后山,工人们正忙碌地修建新的台阶和灯饰,让他十分期待。
同时,为了改变城区商业街拥挤的现状,该县在汽车站旧址,投资3000万元新建了蒲怡公园,它占地16.05亩,由喷泉、广场、绿地、及停车场组成。目前,该工程主体已完工,待竣工投用后,将沿临大公路形成高品位的景观长廊。
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该县还斥资修建三座设施先进的公厕,解决周边居民如厕难的问题;投资800万元用于锦绣大道绿化、滨河路硬化、昕水花园景观工程。用细节打造精品,以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为县城居民创造了舒适整洁的人居环境。
■民生为本 提升幸福指数
总投资7880万元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占地40亩,集篮球馆、健身房、游泳馆等为一体,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休闲锻炼、强身健体的绝佳场所;总投资1.2亿元的新建第一中学,是县委、县政府加大教育投入,全力设施教育振兴战略的重点工程……
沿着该县锦绣大道向前行走,依次可以看到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新建第一中学等工程施工现场。按照超前设计、打造精品的要求,今年该县又启动实施了一大批惠及民生的重点工程,突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从医疗、教育、体育文化等方面努力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
为确保全县人民温暖过冬,蒲县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11月1日之前,顺利完成总投资5300万元的集中供热三期工程,通过新增供热80吨锅炉一台,换热站4个,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米,累积达到1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供热全覆盖。
“城镇是现代文明成果的聚集地,是区域发展的制高点。我们一定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山城蒲县建成一个山水相依、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群众尽享幸福生活!”该县县委书记邓彩彪、县长闫建国信心满怀地说。 辛耀恒 宜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