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民生工程建设再添亮点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2/2/8 9:55:50
2月3日,运城市区学苑北路立交桥彩旗飘飘、鼓乐震天,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氛。这天,运城市中心城区四项重点工程——学苑北路立交桥、飞雁桥以及黄河文化博物馆、环盐湖生态旅游路一期工程竣工剪彩仪式隆重举行。
多项总投资达10亿余元的民生工程的竣工投用,对拉大运城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了运城“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了全市的转型跨越发展。
2011年,运城市紧紧围绕我省“十二五”期间“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布局,以及建设山西对外开放桥头堡和大通道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出了“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的发展规划。在城市建设中,他们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文化塑造、生态支撑”的原则,实施“东扩北进”的发展战略,紧贴民生需求,狠抓重点项目,大力开展中心城市道路框架、保障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文化功能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
去年,该市根据中心城市发展情况,规划制定了城区东郊城镇化建设项目,被列为我省2011年市域城镇化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并成功争取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49.85亿元的建设贷款。同时,还初步制定了盐湖生态区建设方案,加大盐湖及南山的环境综合整治与保护,逐步将该区域建设为城市的“都市绿色生态园”,打造为运城的“景观客厅”,以及具有浓郁自然、人文特色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发展东部新区、南部新区、北部新区的关键环节,该市启动了学苑路立交桥、飞雁桥、环湖旅游路以及条山街、华源街等建设项目,并在东部新区建设了黄河文化博物馆,这些工程自2009年6月陆续启动,总投资10多亿元。而今,这些重点工程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
作为主城区与东部新区、北部新区的连接枢纽,学苑北路立交桥是运城城市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标准最高的大型城市立交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大桥东西主线长1340米,南北主线长1350米,2009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12年1月10日试通行。立交桥贯通中心城区南北,连接新城东西,将中心城区与北部新区、东部新区紧密连接起来,对拉大城市框架,促进新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环湖旅游路是沿盐湖的一条旅游休闲路,全长53公里,一期工程4.3公里。2010年9月开工,2011年6月竣工,总投资2.2亿元。在建设思路上,以体现盐文化及根祖文化为主题,以治理盐湖生态环境为重点,集道路建设、环境治理、生态恢复、休闲观光为一体,建立了人与城市、生态、文化多元共存的生态绿洲。环湖旅游路建成后,将池神庙、黑泥洗浴、凤凰谷、关帝家庙、关帝庙等著名景点连接为一体,形成一条新的旅游专线。
黄河文化博物馆是一个大型文化公益性建筑项目,也是目前该市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工程总占地41.02亩,建筑面积23570平方米。工程于2009年12月奠基,2010年10月主体封顶,2011年12月基本达到布展条件。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取太极之意,星云之势,摇篮之形,寓意着运城根祖文化的历史沧桑,展示着河东大地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博物馆使用后,将为运城市民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精神家园,对保护民族瑰宝、展示文化遗存、促进文物研究、弘扬根祖文化、加强爱国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飞雁桥工程位于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区的连接线上,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全长342米。2009年6月开工,2011年5月完工,总投资6818万元。目前,已成为东部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这四大民生工程的竣工投用,对于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城镇化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报记者 杨永生 通讯员 朱玲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