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文化

梦回丽江

来源: 作者:姜舒婷 发布时间:2012/4/20 11:48:26

    丽江在梦里总是静谧的,时光恰好在此停歇,听着悠古的风儿,带着愉悦在古城里荡漾,寻觅前世今生。此时的阳光、歌谣、故事都准备好了,正等待寻觅的人儿,斑驳错落的路面,正无限地延伸到久远的梦境里,带着神奇面纱,渐行渐远,顺着茶马古道的旅痕,走进色彩斑斓的城池里。
    早晨的阳光喜欢发呆,好像一个驻足欣赏风景的侠客,被眼前的风景震撼了,舍不得眨眼,生怕一眨眼就会遗漏很多画面,惊喜、挚爱的目光仔细地抚摸着一砖一瓦、一巷一景。翘檐玲珑悠闲地打着盹儿,似梦非梦地晃动雕梁,把阳光变古,洒在街头巷尾,小桥流水上,纳西族的姑娘们身上,妙龄笑声打破悠远的宁静,古城开始了沸腾的序曲,点燃了繁华的圣火,何须一日阅尽四方街。
    中午的阳光喜欢沸腾,给喧嚣的丽江加温,稍不留意,就会给你蒸腾得脸红脖子红。丽江是古羌人的后裔,纳西人的故乡。纳西族是热情奔放的,他们的热情好客胜过中午的阳光。这是纳西族的风情,更是丽江的情怀。此时,徜徉在丽江古城里,应该感知一种暖度始终在你的周围,那是丽江特有的赤热情怀,会默默地感动着你。喧嚣的丽江在游人眼中是商业化的,已经打破了原有的静谧之美,缺少厚朴的俊美,它脱离了浮躁与悸动,表现出沉稳与练达,保持着独立与宁静,接纳着个性与时尚。路边旅店里早已准备好了北京故事、一米阳光等等梦境,等待开启,等待倾诉。我一直感觉丽江是敞开的歌谣,灯火阑珊时总会枕着入梦,又在梦中呢喃,载着歌谣飞翔,留下满城的诗叶。
    傍晚的阳光喜欢徘徊,从玉龙雪山上飘过纯朴的云朵,带着虔诚、感恩,落落地留置在古巷里,写下一地的柔情。曾记,《时光的痕迹》一文载:“都说丽江的时光是柔软的。我眯着眼睛站在丽江的太阳下,想看清楚时光的样子。”阳光传播的是一种自由、纯净、神圣、安详与美丽,熙熙攘攘的游人,全都披着金色阳光寻觅着另一个新故事。由于欣赏的心态不同,得到的感受也不同,飞檐寰宇、青砖绿瓦,所描绘的是一个纳西族的兴盛,“印象丽江”的主题歌《回家》里唱到:“站在这里的我们,清澈,通体透明目光纯净。远离了钢筋水泥的喧嚣,洗净了凡庸俗事的困扰。从未有过的快乐地大口呼吸,难道这不是大自然给予的恩赐么? ”
    一日的时光离喧嚣很远,但夜幕是真的上演了,流水、垂柳、灯光、小桥、咖啡、音乐、非主流文化,偶然与必然的邂逅前仆后继地在这里凝集,布满了东巴文的墙面上写满了爱情、祝福、感恩,像一条条游动的小鱼,穿越古老的小巷,湿润着水样的情愫。《丽江的柔软时光》,序文末尾写了这样一段话:“让生命在别处坚硬吧,在丽江,柔软一下是道德的。”街道、树柳、亭台、楼阁、小桥、溪水、游客、还有那安详的小猫,都一一地柔软了,随意而淡泊,优雅而古朴。此时,推开雕刻着精致纹理的旧式木窗,看到外面沉沉的云和叠叠的屋檐,所有的忧伤都会随着飘逸的歌谣远去。  文/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