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文化

又到一年清明时 文明祭祀忆亲人

来源: 作者:姜舒婷 发布时间:2012/4/5 15:37:4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长久以来,人们都习惯于在清明节准备纸钱香烛,到亲人墓前寄托哀思。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一些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也开始流行开来,而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多种方式已经兴起
    家住太原市新建路的陆女士和她的丈夫张先生,这几天正在准备清明节的祭祀用品。在陆女士的准备清单上,有白菊、糕点、水果等物品,其中白菊更是提前几天就已经预订上了。“这段时间菊花得早点订,晚点不但贵了,而且还不容易订上。”陆女士还购买了两颗盆栽的松树,打算到时候用车一并拉过去。“到时候先把墓碑好好擦一遍,擦得干干净净的,两颗松树就摆在父亲的墓碑旁边,保佑父亲平平安安。”
    张先生还有几个远房亲戚在广州,由于相距遥远,亲戚之间的走动也相对少一些。但是每到清明节,远房亲戚一样会举行祭祀仪式,只不过他们采取的是网络祭祀。在“家祭网”上,每年他们都会到张老爷子的网上纪念馆中献花、烧香、敬酒、献祭品。“虽然没有赶到墓地,但是每年的网上祭祀都很虔诚,没有一次落下的。不过,在网上祭祀的主要还是亲戚家的孩子们,他们比较接受这种方式。年纪大一点的,还是愿意在家里设香台祭祀。”陆女士说。
                                                                   网络祭祀同样真实
    4月2日,记者在百度搜索引擎中键入“网络祭祀”,显示搜索结果约为132万个。记者在“祭拜网”看到,该网站以素色作为主基调,而网站首页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网民创建的祭祀纪念馆,以及对于亲人的思念文字。记者做了统计,在首页下方的“祭拜动态”中,短短一分钟内,就有来自三十多个不同的IP地址,访问了不同的祭拜纪念馆,并留下了自己的追思留言。
    记者又登陆了多家祭祀网站,经比较后发现,这些网站祭祀操作都比较简单,网友只需通过注册、登陆、上传相关资料等过程,就可以为已故亲人建立网上纪念馆或者网上墓园,然后利用网站提供的上香、祭酒、献花等功能,就可以进行网上祭祀。
    记者在全球祭祀祈福网的介绍中也看到,该网站为网民提供了虚拟3D人物,从建立墓园到祭祀祭奠,全部的祭祀过程中由这个3D人物来完成,全程模拟现实生活,网上祭祀变得不再虚幻。
                                                                    更加重视环保文明
    “现在基本上不准备烧的东西了,献花其实更有意义。另外,网上祭祀也是很好的选择。”张先生这样告诉记者。他解释说,一方面,许多墓地都在山上,墓碑周围都有工作人员种下的树和草,如果烧纸钱,万一引发火灾那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方面,用鲜花、水果这些东西也更为环保,不会因为烧纸钱放鞭炮引发空气污染。张先生认为,在清明节期间,太原市主要的几个陵园都拥堵不堪,网络祭祀的方便和环保就更加明显。
    文明祭祀,一直被政府和社会所提倡。早在2006年,民政部就发出通知,倡导网上纪念,号召殡葬业“破千百年丧葬陈规陋俗,树新世纪祭祀文明新风”。怀念逝者,寄托哀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的时期,要将这一美德发扬光大,更需要文明、环保的祭祀方式。本报记者 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