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文化

周俊芳:藐云丘“有神人居焉”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1/4/10 23:58:47

正月十五刚过,喜庆的灯笼挂在枝头




藐云丘“有神人居焉”


周俊芳




辛丑惊蛰之前,终于成行,与众友人前往云丘山。


云丘山在何处?友人脱口而出,临汾市乡宁县。但下高速,却是运城市稷山地界。准确说,云丘山位于临汾和运城之间,是吕梁山脉的末端和汾河平原的交汇处。


《逍遥游》有载:“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云丘山是姑射山最高的一段山峦,亦是“有神人居”的所在。


云丘山古称昆仑、北顶,与武当山齐名,素有“北云丘,南武当”的盛誉。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相传伏羲、女娲在此繁育华夏子孙;上古尧舜禹时,羲和观天测地,在此订立二十四节气;后稷在此传授农耕技艺,中原农耕文明由此肇始……


2020年末,云丘山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雨后云丘山,云雾飘渺



寻觅《逍遥游》中神人居所



我曾三次走进云丘山,第一次是初夏,烈日当空,酷热难耐,但入山中,凉爽异常。一路看庙观景,坐电瓶换缆车,费了老大劲,才登上云丘山最高峰——海拔1629米的玉皇顶。五岳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巅也叫玉皇顶,海拔仅有1545米。雨后,雾气蒸腾,云海翻涌,宛若仙境。站在高处的观景台上,满目苍翠,山峦蜿蜒,恍然如梦。一种“荡胸生层云,一览众山小”的快感,顿时袭上心头。


第二次是深秋,树木斑斓,山色空蒙。高大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走入神仙峪,间或地上有熟透了掉落在地上的柿子,忍不住仰头,幻想有一颗正巧落在口中,一品其中甘甜。奈何,百年老柿树“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所幸,在千年古村塔尔坡既能吃到特色饭菜,也可买一些甜糯的柿饼……


此次来云丘山,离中和节尚有一些时日。春寒料峭,草木萌发,只有迎春花、山桃花次第绽放。两天前刚下过一场大雪,空气清冽湿润,积雪随处可见,乍暖还寒时候,别有一番意境。


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云丘山中和节,被称为“中和节”的活化石。这个由唐朝就确立的传统节日,最初是为了祭祀芒神、太阳神,鼓励农耕。在漫长岁月的变迁中,中和节日渐萧条,最终与二月二“龙抬头”相混,而淡出历史舞台。


这点上,与寒食节、清明节有些相似。在历史上,寒食节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晚唐、宋以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


在这点上,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有些节日虽初衷有别,但内容相似,日期相近,在历史传承中,人们选择性地简化或舍弃,以利于生产和生活。清明节和龙抬头,是否就是在选择中约定俗成的结果?而中和节与寒食节,有没有可能就是在生产和生活中被淡化忽略的部分?



神秘的云丘山


当然,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差异性是地域文化的基本属性,与介休绵山延续寒食节一样,云丘山乡民1200多年来,仍保留了中和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开始,陆续前往云丘山,朝山拜顶,焚香祈福。二月十五举行盛大庆典,叩拜伏羲女娲;乡民开耕祭地,祈祷风调雨顺;各家敞开大门,寓意开生育之门、子孙绵绵。


中和文化节期间,大多数人必去圣母谷。这个神秘的所在,蕴含着远古生殖崇拜的气息。在圣母谷内的崖壁上,有多处形似女性生殖器的崖窟,乡民给他们取名圣母崖(俗称窟窿崖)、婆婆缝、媳妇缝,通俗形象,夸张而神奇。是天工神斧,还是造化天成?是山势地貌的巧合,还是大自然的隐喻?


云丘山有“姑射最秀峰巅”之称,是姑射山最美的一段。《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后,还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黄帝篇》中也有记载:“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苏轼在《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元代张可久《满庭芳·歌者素娟》写道:“铅华尽洗,南州琼树,姑射冰肌。”清代张麟书《早梅》有诗:“梦寐难忘姑射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由此可见,姑射是山名,亦指仙女。后世以“姑射神人”“姑射仙子”泛指美貌女子。显然,姑射山中的神人,冰清玉洁,宛若处子。如此神人,是否就是指抟土造人的女娲娘娘?或者与居于昆仑山的西王母有关?


同行的闺蜜们一路步行上山,童心未泯,打起雪仗。清冷的山谷少游客,唯有我们的欢声笑语。越往里走,风愈大,天色渐暗,而远处崖壁上黑褐色的山隙、崖洞,就是传说中的……山谷空寂,山势奇崛,莫名让人有些泠然肃穆。




康家坪民宿的灯光秀,五彩斑斓


想起“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当夜,我们宿云丘后山康家坪民宿。这个古老的小山村,如同被遗忘在山洼之中,孑然一身。古朴雅致的民居,一步一景的小径,像走进了桃花源,又像回到了童年、故乡。


据介绍,这里有12栋,大大小小共65间房。从外边看,就是寻常的土窑洞、农家院,但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惊叹不已。不仅一应俱全,且各不相同,不分伯仲。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木屋结构、席编造型、铁艺主题、五行命名……转入山中,竟然有如此别致和用心的所在。


但令我们更加惊叹的,竟然是饮食之美。中午点餐,品尝了当地的特色饭菜,已然满意到竖起大拇指,到晚餐选择吃自助火锅,味道好到只怨肚子小。自助火锅用当地的黑猪肉涮锅,食材多是山中滋味,小料精致丰富……酒足饭饱走出来,已然细雨霏霏。虽然看不到山中满天星斗,但远处的五彩灯光秀绚丽迷人。在雨中散步,静谧的山野仿若一幅油画,如墨的黑,斑斓的光,参差的树……那一夜,我们有聊不完的话题,讲不完的故事。遁入山林,人会变得简单而纯净,平添了几分修行的味道。


古往今来,来云丘山中辟谷修行、求仙问道的人络绎不绝。前山的塔尔坡村就是1500年来,道士们结穴而居逐渐形成的村落。


塔尔坡的名气绝不亚于云丘山,依山而建的院落,农耕文明的缩影,古民居的活化石,仙风道骨的村民……还有隋槐、唐槐、元代皂角树、千年栾树。特别是柿子做的大碗茶和柿子酒、柿子醋,以及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都令人念念不忘。国家住建部同济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教授评价:塔尔坡古民居有很好的建筑价值,富有艺术价值、美学价值。


塔尔坡曾叫榻耳坡,有着久远而有趣的传说。但到近代发生过一件有史料可查的事,令塔尔坡道民相守相助的古风,被后世铭记。1932年,云丘书院办学经费紧张,难以为继,五龙宫道士出于公心,将道观的榻耳坡地产变卖,以襄助书院……


作为道教名山,云丘山留下了全真教龙门派的印记。


丘处机,这个因金庸小说而为人所熟的全真教掌教,据说,曾在云丘山开创了道家第一大派——龙门派,现如今,玉莲洞仍保留着两通石碑,记载着龙门派创立的史料……香火缭绕的五宝宫,就是全真教华山派第十五代传人,在清初云游到云丘后,在此传道建宫,延绵至今。


漫步云丘,远远山路上,隐约看到有人穿行,莫名心中升腾一种期待,莫不是哪位仙人道士?手持一柄拂尘,翩翩疾行,要赴哪位神仙的邀约?


进塔尔坡必经神仙峪,流水潺潺,树木掩映,据说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5000个/㎡,禁不住要深呼吸,一起深呼吸。这个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抵挡,相传是真武大帝的前身鲧修炼之地,鲧是何人?大禹治水的禹的父亲,颛顼之子。因鲧在此羽化成仙,得名“神仙峪”……走过大江南北,这样的传说不计其数,我们姑妄听之,姑妄信之。但就有些是可以拿出实证,确定无疑的,例如,二十四节气发源于云丘山。




初春的迎春花


二十四节气的来龙去脉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两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当全世界将一年分为四季时,我们的古人却将一年划为24份,每个小气候只有15天,而半个月还要分为“三候”……


《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意思是,尧曾派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分驻东、南、西、北四方,观测星象,判定季节,制作历法。


羲和何许人?上古时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吏。《逍遥游》中有载:“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四子有一种说法是,指羲仲、羲叔、和仲、和叔。


传说羲和四人在云丘山脚下的东社、中社、西社、高榘四个地方,以云丘山最高峰元大镇为北顶高榘,观察北斗星,以斗柄的变化指向及昼夜长短和鸟兽羽毛更换等现象,确定了春、夏、秋、冬四季和两分两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对中国古代历法和农耕文明作出了贡献。


尧的司农之官后稷根据农时,教民耕种与稼穑之术。后稷,姬姓,名弃,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至今,稷山有国宝单位稷王庙。后稷是周朝始祖,也即我们周姓的祖先。稷山县名也由此得名,晋南有句谚语“平陆不平,稷山没山”,稷山南有稷王山,乃万荣、闻喜、稷山、盐湖四县交界,北有云丘,却属乡宁。一马平川的稷山,名不符实,试问云丘,情何以堪?


全国唯一的羲和的庙宇就在云丘山脚下的稷山东社。唐代县志有载“羲和墓,在县东北十七里”,明清典籍中也有羲和陵和羲和庙的记载。


云丘山离稷山县城不过40里地,完全符合观天制历的地理条件。即便如此,大自然当中,也有许多无法解释的事情存在,例如,身处晋南,云丘山却有世界罕见的超大冰洞群。




云丘山冰洞如同仙境


万年冰洞邂逅掌雪之神



古人对姑射有诸多赞美,丘处机《无俗念》中描述: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堪称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的三言二拍,其中《喻世明言》之《张古老种瓜娶文女》中有如此描述:雪似三件物事,又有三个神人掌管。哪三个神人?姑射真人、周琼姬、董双成。周琼姬掌管芙蓉城;董双成掌管贮雪琉璃净瓶,瓶内盛着数片雪;每遇彤云密布,姑射真人用黄金箸敲出一片雪来,下一尺瑞雪……


如此说来,姑射不仅是美女,还是掌雪之神!怪不得在云丘山中,有个令世界惊叹的反季节冰洞群、风洞群。夏季,洞口挂满冰凌,冬季,却腾起热气。这种神奇的自我修复能力,与自然规律反其道而行之,怎不让人啧啧称奇。与许许多多不能用现代科学解释的自然现象一样,被专家称之为“万里挑一的冰冻群”的云丘山冰洞,其成因至今不明。


这个2019年2月才对外开放的冰洞群,诞生于300万年前,属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与晋北忻州宁武万年冰洞产生于同一时期。世界上目前有三大冰洞群,分别是冰岛大冰洞、云丘山冰洞群和宁武万年冰洞。


与宁武冰洞尽人皆知不同,云丘山冰洞知道的人很少。由东道主推介,次日清晨,冒着淅沥春雨,我们向冰洞进发。心中一直犹疑,是只有冰屑、冰淩?与宁武万年冰洞相较如何?


沿路桃花冉冉,二月兰娇媚莹莹,云雾像在捉着迷藏,变幻着山的形状。因为有雨,电瓶车无法上来,我们爬了近一个小时,到山顶出了一身汗。于是要了一杯热饮,坐下来小憩,观云卷云舒,吟古人诗词,浇心中块垒。


穿上棉大衣,带上头盔,走进冰洞,别有洞天,目不暇接。冰柱、冰笋、冰石花,遍布四壁,冰凌晶莹剔透,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呈现出梦幻般的景象,拍照、录视频,若不是太冷了,真想一直赖着不出来。


藐姑射,云丘浩邈,有无神人不知,但不乏仙风道骨,路边的花,山中的树,深谷的庙,或许都不寻常,有着我们没有听过的传说,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功效。


云丘山值得一来再来,云丘山冰洞更值得一看再看。回程路上,雨雾更甚,恍如隔世。山中日月长,更梦白云乡。池塘夜滴雨,墨坐一瓣香。约好,下次再来!


2021年3月29日



有没有通往仙境的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