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我们必须找准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把全市330万人民的智慧力量凝聚到支持、参与、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伟大实践中去,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护航晋中全面发展。
凝聚法治力量,护航晋中发展,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社会难题。当前,我省、我市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各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迫切需要法治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法治的保障。全市上下要把法治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审视我市法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结合市情实际谋划加强法治建设的思路和举措,切实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各个环节的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浓厚氛围。同时,要把法律交给人民,让人民掌握法律,大力推行依法行政的创新之举,化法治为行动之利器,使一批社会难点、热点问题迎刃而解,让越来越多的百姓亲身感受法治阳光带来的温暖。
凝聚法治力量,护航晋中发展,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山西塌方式腐败现象,警醒我们法治反腐刻不容缓。十八届四中全会成为反腐的节点,标志着今后的反腐败斗争,要在法治化、制度化上下力气,要加强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消除腐败,消除“苍蝇老虎”滋生的土壤环境。我们要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契机,大力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确保反腐败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凝聚法治力量,护航晋中发展,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全面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我市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涉险滩、闯激流,除了靠勇气和智慧,还要靠法治的力量。法治是改革的护航舰,只有法治才能保障改革不偏离航向,也只有法治才能保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全面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因此,在改革实践中,我们必须尽快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应以法治的力量凝聚改革的最大共识,并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使改革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和认同,助推改革攻坚克难,护佑改革涉险闯关。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制度再完备,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执行,不能落地生根,也将成为一纸空文,必将束之高阁。近期,我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就是要加大法治建设的宣传力度,让全会精神真正入心入脑,在全社会营造遵法守法的浓厚氛围,凝聚330万人民的法治共识,化为精神力量,护航晋中健康发展。(晋中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