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贷户家里,贷户正跟他的朋友打麻将,为了维护贷户的自尊心,我将贷户先叫了出来,和他说上期签的还款协议今天到期,问他今天什么时候有时间,把钱还了。贷户当时淡淡地说一句,等玩完麻将。就又回到了麻将桌。我耐着性子就一直在外面等,等他玩完已天黑,出来看我还在,说现在没有那么多钱,先还500元吧,就给了我500元。然后我又和他签了新的协议,约定了归还日期,下次我再接着去。就这样一份又一份协议,一次又一次找他,每一次去都收点钱,最后这笔贷款就收回来了”周永信边说边翻着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
他戴着黑框眼镜,身材瘦弱,像文弱书生。可他讲起这些年的收贷经历,内心的激情却如山洪般从唇齿间迸发出来,黑亮的眼睛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20年如一日。
他下乡收贷已有20年了。走遍了大街小巷,跑进了千家万户,跑出了收贷好业绩,积累了管收不良贷款的大量实践经验。从2014年至2016年9月末,他所在的西王智支行季季全额完成总行下达的净压不良任务,共计保全不良贷款195户,占比达52%;签订还款协议132户,占比36%;净压不良贷款本金32.09万元,净压占比11.77%以上。
在说起清收步骤时,他身子微微向前倾了以下,清了清嗓子,一开口便有如滔滔流水,源源不断而又条理清晰地从口中蹦出来。他说想把自己20年下乡收贷的实践经验与大家一起交流,并希望会对系统清收不良有所帮助。
经过总结,他的实践经验可以概括为三步骤系统作业管收不良贷款。
一是创建实用型清收日志。作为信贷员,对客户的全方位了解是收贷的第一步。为此多年来,他以自然村为单位,逐笔逐户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详细登记了贷户的家庭、工作情况,标注了贷户不还款的理由。对于走访中看到的贷户家中的固定资产也会有所记录,例如,家中有几间房、几头牛、几只羊,从而更精确的估算该贷户的家庭收入情况。除此之外,贷户每次还款的金额以及下次计划还款的日期和金额都记到笔记本上,带有一种签协议的仪式感,让贷户对所承诺的内容在笔记本上签字。
二是构建专业化保全机制。在保全不良贷款上,他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一是通过逐笔上门核对落实。走访原发放人、村会计站干、派出所等,对借款人及担保人的真实信息进行全面核实,并综合借款人、配偶、子女的居住地、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各种信息,适时对悬空贷款进行落实或澄清转移承贷主体。二是补充完善不完整、不合法的担保手续。预先对不良贷款手续进行审核,并在上门核对落实过程中,伺机切入,对原没有担保的贷款(信用贷款)增加担保,对原担保手续不合法的贷款补办有效合法的担保手续。三是及时催收,确保不良贷款的法律追诉时效性。对丧失法律时效的贷款,多措并举及时催收。在办理催收手续时留存影像资料,从而切实保障散失法律时效的贷款重新恢复时效性。
三是组建多元化盘活体系。他根据贷户意愿,对有资产的及时进行以资抵贷或重组转化,对无意愿以资抵贷的,采用小额清收(10元起收)的方式,每次去贷户家里都不会空手而归,从而使债务主张不间断、不放松,贷户每还一笔钱,都与贷户在笔记本上重新签订还款协议,再次约定还款时限、还款金额,形成流水作业,直至贷款全部收回。
建立日志明确了清收对象、有效保全确保了清收依据,多元盘活明晰了清收方式,重签协议既解决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清收难题,又保障了不良清收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周永兴20年锲而不舍的下乡收贷实践总结的这套经验使他自己的清收工作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并能盯住跟紧、连续巩固。他这种直击主体、流水作业的精准清收,推动着西王智支行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日日有收回,月月有进账,季季能完成,也推动着平遥农商银行在不良贷款的清收上创新优术,为引领全行不良贷款清收攻坚提供了有益导向和有效启迪。(记者 董永德 通讯员 郭绍华 周永信 杨玉枝)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