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晋中金融晋中金融
本网讯 近年来,祁县农商银行坚持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多措施并举打赢金融精准扶贫攻坚战。至2020年6月末,该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7818万元,充分发挥了金融扶贫精准扶贫主力军作用,被当地政府授予“扶贫攻坚”突出贡献奖。
队伍建设:推进扶贫行动的组织领导
完善三级扶贫组织网络。即:由祁县农商银行党委和全辖14个有发放贷款职能的支行分别成立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该行业务管理部为扶贫工作的重点部门,负责对金融扶贫产品的研发及扶贫工作的推进与各种材料的汇总报送,同时将全辖60余名客户经理组织起来,积极与县扶贫办结合,采取信用支行包村、员工包户的方式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在帮扶活动中,充分发挥农信社的金融服务优势,整合各类资源、采取多种方式,为贫困户普及金融知识、谋划脱贫致富策略、与外部企业和组织搭建致富桥梁,提供智力、资金等多重帮扶,鼎力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实现农信社和支农脱贫双赢。该行50多名帮扶队员与峪乡北团柏村的164户贫困户建成“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积极筹措资金近50万元,帮助结对贫困户建造房屋,改善居住环境,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沟通对接:多方联动推进金融扶贫行动
为保证辖内“三农”发展和扶贫资金的需求,该行党委一方面积极与县委、县政府结合,在银政合作的整体框架下,与县直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农信脱贫直通车”活动,14个办贷网点分别与全县118个驻村帮扶单位签订合作推进金融扶贫协议,联合开展全域授信。由熟悉村民情况的村组干部和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联合组成“贷款评级授信小组”,按照“五优先、三不贷”信贷政策,对辖内居民开展整村授信,做到个人贷款全覆盖。截至目前累计收集整理农户资料2646户,用信农户202户。帮助农户迅速脱贫致富,而且成为当地现代农业产业开发的带头人。
产业带动:产业开发助推金融扶贫攻坚战
祁县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当地农业特色主导产业,立足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特色优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全力支持打造“基地+农商银行+合作社+公司”的农村产业开发新模式,拓展金融扶贫攻坚的新路子。发挥华祁、耀华、九牛、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发展订单辣椒面积2.8万亩,涉及贫困户766户、订单面积1146亩,每年每亩纯收益可达3300元。耀华合作社为贫困户免费发放20万个新型双层果袋、高效有机肥等,惠及贫困户152户,人均增收1800余元。九牛共流转土地4656亩,惠及贫困户31户86.1亩,每亩土地每年可获得800元的资产性收益。围绕“果、菜、牛”三大主导产业,按照“单位企业筹一块、专项资金补一块”的原则,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委托经营的扶贫模式,主推辣椒等11个种养殖类型,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80万元,发展辣椒298亩、中蜂292箱、苹果554亩、酥梨155亩、玉露香338亩、核桃173.8亩,惠及贫困户1710户。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入专项信贷资金扶持饮水安全改造及农村节水灌溉工程,解决全县4个乡镇10村8050人、1974头大蓄及19家企业的饮水灌溉问题,惠及贫困群众1154户2085人。
产品创新:延伸金融精准扶贫触角
加强信贷体制创新,充分考虑地域、行业差异和农户需求,主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信贷产品,积极探索“信贷政策+财政政策”、“信贷+农户+企业”等精准扶贫模式,涵盖服务贸易、制造加工、创业、养殖、种植、农机、消费七个板块30多种产品,因地制宜推出“光伏扶贫”等“个性化”定制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和财政资金的作用。根据县政府产业支持项目,积极帮助贫困户寻找和确定项目,做到扶贫信贷资金精准配置。同时, 成立贷款受理中心, 客户只需拨打贷款受理热线电话,支行派出客户经理前往实地调查, 做到现场办公、即报即批, 缩短时间, 提高了办贷效率, 解决担保难问题, 农民利用发电设备抵押和家庭成员担保, 便可申请5万元以下的“光伏扶贫贷”, 有效地帮助当地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致富。
普惠金融:精准脱贫贴心金融服务全覆盖
加大ATM机、POS机、自助服务终端设备的配置力度,在古县镇闫名村新设一处标准化金融服务室。整合拓展提升23个基层网点社保缴费等功能,将每一个支行打造成农村金融服务超市。优化调整了15个行政村服务点的布放,同时对全县全部助农POS机具进行了系统升级,增加了转账等功能,并对所有服务点增加配备了残币兑换尺等工具。现有全部助农点达到验收标准,通过制定助农点补贴方案,确保现有助农点的良好运行,全年共交易28590笔,金额857.7万元。
祁县农商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创新扶贫机制,优化金融服务,形成多点发力、多方出力、共同给力的扶贫大格局,走出一条独具农信特色的金融精准扶贫路。
(孟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