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晋中要闻 晋中要闻

晋中:打造全省现代农业样板市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郝光明 董永德 发布时间:2017/4/3 9:22:32

2016年,晋中市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到18.4亿公斤,单产水平保持全省第一;全市肉蛋奶、蔬菜、畜禽饲养总量均居全省首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25元,同比增长6%,提前实现翻番目标。

2017年2月,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晋中市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在大会上作经验分享,楼阳生省长亲自点评,肯定了他们发挥的示范带动作用。

2017年3月,晋中市脱贫攻坚暨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全面吹响了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大发展的攻坚号角。

山西“农谷”崛起成全省现代农业新引擎

3月底,记者一行在位于太谷县城西的山西金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项目建设基地采访,施工人员紧张而忙碌着,极具设计感的建筑群已初具规模。项目全面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引领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2015年10月3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楼阳生在太谷调研时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把太谷变为 农谷 ”。

2016年11月11日,在省政府第136次常务会议上通过了山西“农谷”建设初设方案,决定在太谷全县域内建设山西“农谷”,建设山西“农谷”概念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

山西“农谷”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依托农大,围绕“研发高地和产业洼地”两大核心功能,集聚政策、科技、人才、金融、市场等要素,突出功能农业和功能食品开发,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必将逐渐成为带动全省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山西“农谷”的空间框架以全县域、全要素、全产业的方式,建设“一城三园五区”,规划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一城”,即以山西农业大学为核心,建设山西农谷科技创新城;“三园”,即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特色农产品加工交易园和北方林果科技园;“五区”,即红枣苗木特色产业推广示范区、绿色养殖产业推广示范区、设施农业推广示范区、生物技术推广示范区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目前,农业部、农科院指导编制的“农谷”规划方案,省委、省政府已经通过,山西“农谷”建设的进程逐步加快!

“我们晋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山西 农谷 建设成为省级战略,机遇叠加,利好重大,建设 农谷 也绝不是太谷的事,是全晋中上下的事。目前,国内能称得上 农谷 的,也就三四家。我们就是要建成像陕西杨凌、湖北荆门、山东东营这样高档次的 农谷 ,最终成为国家层面上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示范区!”3月23日,在晋中市脱贫攻坚暨农村工作会议上,晋中市委书记胡玉亭的讲话铿锵有力。

三产融合发展 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具有“接二连三”的功能,为此,晋中市今年将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着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拉长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实现农业增产、增值、增效、增收的有机结合。

加快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结合全域旅游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以2个国家级、21个省级和49个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重点,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态庄园、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 

加大基础设施配套、综合策划宣传、市场营销推广力度,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着力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

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着力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园区等三产融合的平台载体,建设一批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态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今,在晋中市,以农业为基础,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已经形成,农业正搭载着特色产业发展的快车实现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的“晋中品牌”越发闪亮!


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 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

只有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才能有效激发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

“十二五”以来,晋中市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按照中央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做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改革攻坚并实现了新的突破。

积极引导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壮大。全市县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168家,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收入165亿元,已经远远超过“十二五”规划“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的目标。

此外,山西红杉药业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和顺龙旺公司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成功,冠云肉制品、荣欣堂太谷饼跻身全国电子商务营销500强。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400个,吸纳农户9.64万户,占到总农户的13%。全市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为特征的新型家庭农(牧)场达到783个,规模化经营加快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5万人,晋中入列国家级新型职业农民整体推进市。

与此同时,农村土地产权关系进一步明晰,工作进度全省领先,今年,晋中市将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扫尾和登记颁证工作,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县级中心、乡镇所、村级信息员全覆盖,基本构建起乡村统一联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和信息服务平台。

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太谷、左权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带动全市建成9个县级中心,全市土地流转率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集体林权、水利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太谷、祁县勇担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重任,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实践,农业农村改革全国领先。

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晋中将继续一往无前,为晋中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尽情翱翔!(郝光明 董永德)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