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晋中要闻 晋中要闻

进位争先看平遥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郑亦工 发布时间:2017/5/24 18:09:57

四月中,记者到平遥县进行采访。时值谷雨前后,天亦有情,播洒着丝丝春雨。沉睡了一冬天的土地苏醒过来,随处可见农民们在忙着播种,他们心中一定憧憬着一个灿烂的金秋。

2017年,是晋中全面实现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目标的首战之年。在平遥采访的日子里,记者是那样真切地感受到,各行各业的平遥人,正在为平遥的进位争先,埋头耕耘……

瞄准晋中市第一方阵,狠抓招商引资

4月12日,平遥举行了2017年重点工程集中开工仪式,11所中小学改扩建工程PPP项目、平遥国际电影展项目、城建交通项目、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朱坑乡循环工业园区项目等一批事关该县未来发展的项目正式启动。

据悉,今年平遥共敲定实施重点工程项目46个,总投资达420亿元。平遥下大力气上项目,就是要在新的一轮发展中,奋力实现进位争先。

“一个指引、两手硬”是新一届山西省委确立的治晋理政新方略。

新一届晋中市委到任之后,发出了“全面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晋中战役”动员令。

作为晋中市一分子,平遥自当奋勇争先。全县各级形成了“省市大格局下必须对标一流、进位争先”的“平遥定位”,确立了“‘三个瞄准’(即瞄准全市第一方阵进位、瞄准全省重点开发县争先、瞄准国际旅游城市蓄势)的‘平遥路径’”,吹响了“十三五”期间为建设“大美古城,小康平遥,国际旅游城市”精准发力的“平遥号角”。

平遥以扎实的干部作风,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朱坑乡循环工业园区是平遥今年集中开工的重点工程之一,项目需要平整土地1200亩,涉及4个自然村,需要迁坟154座。

任务落在朱坑乡党委政府的头上,“我们推行乡干部包村,一户一户做思想工作的模式,反复给老百姓讲道理。在老百姓的支持下,我们仅用了七天的时间就把这么多坟墓全迁出去了,大大出乎县里的预料。”该乡党委书记刘雄说。

平遥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捕捉着可以促进发展的机会。

清明期间,是平遥人回乡祭祖的时节。抓住这把人脉资源变成发展优势的大好机会,平遥县委、县政府隆重举办了一场平遥籍晋商晋才创业创新助力经济发展恳谈会,并在会上向60多位平遥籍企业家推介全县十大项目建设,总投资共计80余亿元。

会上,平遥县委书记武晓花说,把平遥在外的优秀人士、成功人士请回来,共谋发展大计、寻求合作共赢,是县委、县政府及50多万平遥人一直以来的希望。县委、县政府将会给大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惠政策,让大家能够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创业、收获,携手共同把平遥打造成真正国际化的旅游城市。

瞄准国际旅游城市,“擦亮”平遥的品牌

有着千年历史的六合村,古朴宁静,新建成的滑草、溜索等现代游乐设施,迎候着八方游客。

“过去这个村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是个穷村。2002年之后那几年,四百多人的村庄,一半人都迁走了。”该村书记兼村主任郭庆生对记者说,“从2008年起,我们搞红色旅游基地,搞了二三年,失败了。后来改变了思路,在红色旅游基础上加上农家特色的生态旅游,上了一些旅游设施,但是我们没有知名度,怎么宣传也没有多大效果,一年来玩的只有一两万人。”

转机在于平遥县委宣传部的介入。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经成为了金字招牌,如何把这块牌子擦得更亮,使其产生更多的辐射带动作用?

2014年,第十四届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期间,平遥县委宣传部与平遥摄影大展组委会协商,在摄影大展期间,增加了一个组织众多的摄影师到现场进行摄影比赛的奖项。平遥县委宣传部希望借助众多摄影家的镜头,把平遥的乡村旅游宣传出去。

“县委宣传部最终选定了我们六合村。第一次就来了300多人,有200多位摄影师,把我们村拍了个遍。摄影师走了,片子登报了上网了,游客就来了,当年就翻了三倍,来了五万多人。游客玩好了,发个微信,更多的人就来了,现在每年能来十四五万人,我们以前想也不敢想。游客来我们村里玩,就是给我们送钱呀。”郭庆生笑着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村里人穷,每年领救灾款救济款时,五十元一百元都很看重。现在,就有人让给更困难的人了。”

师传清是六合村的村支部委员,他告诉记者:“我们村种的绿色小米好,但过去要挑到县城里卖。摄影采风之后,游客来了,抢着要我们的小米,不用再挑到城里了。山上的酸枣过去没人要,现在游客很喜欢,摘下来一把两块,野生的都变成钱了。”

一个金点子改变了一个贫困山村的命运,平遥其他贫困山村纷纷要求县委宣传部把摄影采风的地点,定在自己的村庄。随后这一模式在郝开村、横坡村成功地进行了复制,并延伸出许多新的变化,有力地推动了平遥全域旅游的发展。

今天,进位争先的平遥,把瞄准国际旅游城市,作为实现目标的“平遥路径”之一。他们将通过不同的方式擦亮平遥的品牌,力争今年实现游客增长两百万、综合收入增长三十个亿的奋斗目标。

瞄准全省重点开发县,不断改善整体环境

平遥的电机壳铸造产量占到中国总产量的60%。但是,记者在平遥采访时被告知,这里的铸造企业大部分都停工了,正在技改,以达到环保升级的要求。

在山西华丰防爆电机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座20多米高的冲天炉顶部已经被锯下,传统的电机壳铸造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

李霆是该公司的总经理,他告诉记者:“这几年,平遥一直在抓环保,但是一些企业舍不得花钱上更环保的生产线。如今平遥的铸造企业都得上环保生产线,那么大家的成本就都上升了,不会存在用落后的传统生产线,生产出低价产品,进行劣币驱良币的竞争。政府这么做,是想让平遥的天更蓝。”

政府还要采取措施让平遥环境更美。从4月26日起,平遥在全县全面铺开“拆违、治乱、提质”城乡环境大整治攻坚行动,以确保城乡环境大变样。

在平遥,记者经常听到干部们讲,发展靠的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中都乡党委书记郝远胜告诉记者:“我们乡把党小组建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

该乡曹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张乐明,就被派驻在华丰电机公司。“去年下雨冲毁了桥梁,华丰公司的车进出不了。我们了解情况后,村委会出钱,在老百姓的地里修了便道,一天时间就通了车,没有耽误企业的生产。”

在宁固镇净化村的一片空旷土地上,记者见到,大象集团平遥县净化村种养产业园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总投资金额6.2亿元。

为使这个项目在平遥落地,净化村一个星期就完成了艰巨的土地流转任务;宁固镇派出专人帮企业办妥各种手续;平遥县县长石勇去有关部门协调用地指标。这让大象集团高层感觉投资这个项目,算是找对了人。新大象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吉春锋对记者说:“政府、百姓都亮绿灯,这个项目才能快速推进。开工一个月了,没有遇上什么矛盾,我对平遥各个方面的发展环境比较满意。”

不断创优发展环境,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两年之前,记者到访过杜家庄乡,报道过在此开始建设的平遥古城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再次来到这里,看到一片平地上,各类富于艺术气息的建筑拔地而起,建设者仍在紧张地施工之中。

这个项目是省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167.48亿元,山西粤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军畅想着这个项目的美好未来:“县委、县政府希望将来游客到平遥,可以在平遥古城转一转,《又见平遥》看一看,南良温泉涮一涮。这样游客就可以在平遥多停留几天,平遥的旅游综合收入就会跃上新台阶。”

落日的余晖洒在这片建设工地上,给那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和林立的吊车镶上了金边,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记者 郑亦工 通讯员 赵家强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