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晋中要闻 晋中要闻

晋中:舞起山西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郝光明 发布时间:2018/1/13 15:52:00

山西第一个“纯血统”奥特莱斯——天美杉杉奥特莱斯商业广场。 王希平 摄

刚刚过去的2017年,晋中文化旅游产业继续保持高位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年共接待游客7952.09万人次,同比增长25.08%,实现旅游总收入823.72亿元,同比增长25.15%。其中海外游客、创汇、国内游客、国内收入、总收入五项指标绝对值全省第一,名副其实成为山西旅游龙头。


晋中是著名的晋商故里,又是太原晋中同城化的桥头堡和核心区,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晋中文化旅游强势崛起的先天资本。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晋中举全市之力,努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全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晋中文化旅游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连续三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幅全省领先。2015年全年共接待游客5039.56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总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25.6%;2016年全年共接待游客6357.83万人次,同比增长26.16%,旅游总收入658.21亿元,同比增长28.2%。


2017年,晋中市委首次提出到“十三五”末,晋中文化旅游实现“千亿目标”(即全市全年共接待游客数突破一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基于晋中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高位增长态势,“千亿目标”实现时间又调整到2019年末。


更多国际元素与历史文化融合交会,日益呈现出一个全球视野下的“晋商故里,家国晋中”


2017年9月19日,第十七届平遥国际摄影节在古城平遥隆重启幕,有23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摄影师作品参展。经过17年的持续打造,平遥国际摄影节已经成为世界知名摄影大展和中国举办时间最长、艺术水准最高、最具影响力的节庆活动。


33天后,还是在平遥古城,10月28日,由山西籍导演贾樟柯发起组织的首届平遥国际电影节盛大启幕,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部优秀影片陆续亮相,为期8天的首届平遥国际电影展是晋中为山西打开的又一扇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1997年,平遥古城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遗产,从那时起,平遥就开始被全世界所关注。和许多世界古老的文明一样,历史文化总是和国际化紧密相连,越古老越悠久往往这种联系就越紧密。平遥古城连同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三多堂、渠家大院以及晋商的故事便一同进入全球视野。通过古城、大院,让世界进一步认识了晋商和晋商精神,晋中的厚重和内涵影响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游客涌向晋商故里。


2017年5月16日至18日,第五届万里茶路市长峰会在晋中举行。来自中、蒙、俄三国80多个节点城市的政府代表、10余个国际国内组织以及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齐聚晋中,就复兴万里茶道、加强城市间合作进行积极交流。如果说“一带一路”把中国的发展融入世界的潮流,那么,从平遥到晋中,更多国际元素与历史文化融合交汇,日益呈现出一个全球视野下的山西晋中、中国晋中。


2017年9月20日-23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在晋中市召开,楼阳生省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讲话,为晋中旅游乃至全省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大会展示了晋中旅游新形象,让国内外嘉宾、投资商、旅行商近距离深入感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晋中,一个全面发展的晋中,一个特色鲜明的晋中。


本着旅游文化国际化的发展理念,晋中市政府领导带队主动走出去,在国际国内进一步推介晋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扩展晋中的对外交流。


2017年8月18日,全省旅发大会新闻发布会暨晋中文旅推介周系列活动在北京颐和园听鹂馆举行,晋中11个县(区、市)各尽其能,开展非遗项目(表演)、戏剧、特色文化产品集中展示宣介以及旅游品牌宣传活动,演绎风姿多彩的晋中,展示迷人风采的山西文化,一股“晋中热”席卷北京城。


2017年5月,市政府领导率团赴美国、加拿大开展经贸洽谈和友好交流,与美国纽瓦克市签订《友好城市合作备忘录》。


2017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晋中市政府与西班牙卢塞纳市、希腊迈泰奥拉市分别签订《友好城市合作备忘录》。启动了与意大利科莫省正式结好程序,为晋中与欧洲城市间的合作交流开创了新局面。


第17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举办法国普罗万《普罗万——中世纪古城的完美邂逅》图片展、纪念中斯建交60周年“摄影家眼中的中国和斯里兰卡”摄影展和纪念山西省和日本埼玉县结好35周年的《日本埼玉县图片展》。

做足“旅游+”文章,实现“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的“晋中样本”


2017年9月15日,山西首家纯血统奥特莱斯——天美杉杉奥特莱斯在晋中盛大开业。截至17日,两天半时间,迎客72万人次,营业额7100万元,创下了全国同类业态的历史新高。来自省城太原的消费者占据大多数,太榆快速路龙湖立交桥段交通堵塞几乎瘫痪。


2017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百草坡灯光展一度让晋中东外环交通堵塞。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晋中市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乡村旅游、都市购物为代表的新业态、新产品受到游客热捧。“旅游+商业”,该市先后引进了万达广场、沃尔玛、奥特莱斯等国内一流商业综合体,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旅游+文化”,在《又见平遥》成功的基础上,平遥县与著名导演贾樟柯合作举办国际电影节;官道巷民俗文化小镇以山西多元本土民俗文化为索引,通过融入仿古建筑特色,打造出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体验地;百草坡灯光展是我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山体灯光秀,通过多元文化体验,使更多游客了解健康理念和文化内涵。“旅游+体育”,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建成了目前省内最高标准的16道李宁国际滑雪场,冬季滑雪成为晋中市旅游淡季的有效补充;海航平遥古城低空项目投入运行,开启了晋中市低空旅游时代。“旅游+农业”,以太谷美宝庄园为代表的一批庄园景区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千朝谷、小五台、黄土农言文化园、榆社同宇田园综合体成功开辟出农业旅游项目。“旅游+工业”,红海玻璃园、老醯醋文化产业园、宏艺珠宝产业园、鑫炳记文化园、洪山陶瓷等一批工业旅游示范点深受游客欢迎;晋华纺织厂旧址修缮竣工,晋华1919·中国营造大坊令人耳目一新,成为彰显晋华文化特色的工业博物馆,成为我省文物资源保护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旅游+”工作的深入推进,引导推动了晋中文化与旅游、文化与科技、文化与体育、文化与工业、文化与农业等的深度融合。至此,晋商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孝道文化及《又见平遥》、《太行奶娘》、万里茶道中蒙俄市长峰会成为晋中旅游的内核。文旅深度融合,一方面丰富了旅游产品,一方面扩大了文化传播;一方面使旅游更有宽度和深度,一方面也唤醒了文化所蕴含的无穷魅力。晋中实践表明,文旅深度融合,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题中之意,大大丰富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内涵,提升了档次,同时也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晋中的支柱产业。


王潮歌一手打造的《又见平遥》,站在敬畏历史、敬畏先辈、敬畏晋商精神的高度,把晋商精神浓缩到一个故事、一个点,却又达到了震撼人心灵的深度。把信仰写进了生命,用生命捍卫了信仰。《又见平遥》使世界看到晋中古城大院背后那生命和精神的延续和传承,作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成功典范,《又见平遥》的影响力不断扩大。2017年,《又见平遥》门票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一次又一次刷新着国内同类剧目的纪录。


告别单一的古城、大院,晋中文化旅游开始呈现多元化、多业态,实现了“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晋中也荣登“2017年中国全域旅游魅力指数排行榜”地级市20强第10位。


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新的产业体系,推动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改革样板


2017年10月12日,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最大的签约项目、总投资155亿元的乐华城·国际欢乐度假区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太谷县北郭村举行,这标志着晋中市特色旅游产业将再添新地标、新名片,对于加快晋中乃至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全省旅游产业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7年,晋中全市确定重点旅游项目29个,总投资360亿元,计划投资1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0亿元。全省旅发大会上,晋中市成功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达383亿元。其中,平遥古城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乔家大院景区综合开发、广誉远中医药产业园、榆社县云竹湖风景区旅游开发4个项目列入2017年省重点工程,乔家大院景区综合开发、山西小西沟乡村文化旅游小镇2个项目入选2017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库。


积极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机制,创优营商环境,编制《晋中市文化旅游产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覆盖全市11个县(市、区)30个项目,总规模超过500亿人民币。


好的项目必须有好的管理,晋中要实现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的转变,就必然伴随旅游体制机制的改革,而晋中文化旅游之所以会出现持续强劲的发展态势,也正是得益于改革。


乔家大院景区在全省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中先行先试,引入民营资本参与控股乔家大院景区管理,2016年启动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市挂牌工作,2017年9月正式挂牌新三板,是全省第一家旅游上市公司,成为全省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新样板。


围绕事业单位管理的景区“两权分离”为突破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专业化、公司化、市场化,提升旅游产业市场化水平。晋中列入全省改革名录的11家景区(点)全部完成改革任务,过了省政府组织的终期验收。


成功引入华侨城集团、广东粤商集团、西安乐华集团、北京故宫博物院、李宁集团、香港鑫河集团、山西锦峰集团、山西山投集团、山西溪域旅游开发公司等一批大集团,建设了平遥天鹭湖、李宁国际滑雪场、榆社云竹湖、孟母文化园、潇河文艺小镇、山西梦想汽车体育小镇等一批大项目和环中国自行车一级赛事、越野e族等赛事落户晋中。


与华侨城集团合作,对平遥古城、乌金山、千朝农谷等景区实行合作经营,植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施专业化经营,逐步实现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的转变。


以行业龙头企业、国有景区资产和地方资本为纽带,正在组建晋中旅游投资开发公司,对全域旅游资源统筹管理、开发运营。


晋中市财政拿出1亿元文旅发展基金,已经撬动本土民营资本30亿元,张壁古堡、崇宁堡、石膏山、乌金山、红崖峡谷等景区进程投运。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旅游产业的主动性发生积极变化。


旅游综合联动工作机制高效运行。市委成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人大主任为常务副组长,宣传部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定期研究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统筹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晋中市委书记胡玉亭先后两次组织召开领导组会议,专题研究平遥古城与华侨城合作、山西梦想汽车体育小镇项目,为项目落地创造条件。


本着“全域旅游全景晋中”发展战略,晋中市聘请北京巅峰智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晋中全域旅游规划,规划明确了建设“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近期目标,创新性提出“文化体验化、大院生活化、生态休闲化、旅游便利化、全域旅游化”的“五化”发展路径,实现晋中“从古城大院观光旅游向休闲体验旅游转变、从文物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从资源型旅游向价值型旅游转变”,构建晋中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如此高的站位和标准,如此到位的举措和魄力,如此举全市之力的投入和决心,记者深感:晋中文化旅游产业不当全省第一都难。仅仅从文化旅游这一个板块,就足以让人感受到晋中全面崛起的态势,以及苦干三年,全面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志在必得。


2017年,晋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8.06亿元,超过年度奋斗目标108亿元9.32个百分点,超收10.06亿元,同比增长17.12%,增收17.26亿元,增幅较上年提高16.56个百分点。据悉,全省2017年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的仅有太原和晋中两市。


这就是晋中的实力,也是晋中的底气。(郝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