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胡玉亭带着市政府秘书长黄海涛,再次走进他的包村增收帮扶点——榆社县箕城镇柳滩村,了解村里产业发展情况和村民增收情况。新上任的村委主任田东生激动地向他汇报:刚刚过去的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近 7000元,比2013年的3786元翻了近一番。今年,他们将继续沿着村里即定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行,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和干果经济,不断扩大肉羊养殖规模,力争村民人均纯收入能破万。
在短短一年内,是什么让柳滩村这个长期与贫困抗争的村庄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原因是:去年以来,榆社县箕城镇柳滩村紧紧抓住市领导包村增收帮扶和企业产业扶贫“双百”工程的叠加机遇,不断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村产业增收的新路子。
胡玉亭是柳滩村的包扶干部,他一直惦记着村里刚刚发展起来的支柱产业——设施蔬菜。进到村民田艳芳的大棚里,胡玉亭认真查看西红柿的长势。这茬西红柿春节前即可上市,亩产可达1.5万公斤左右,一个棚保守收入在6万元左右。因为大棚由兰田柳滩农业科技公司投资建设、村民承包种养,所以按照公司和村民利润四六分成的约定,村民能赚到3万多元。
看到正在管护西红柿的田艳芳从大棚深处走来,胡玉亭连连问他:“种大棚的技术掌握了没有,对大棚预期收入满不满意?”田艳芳一脸高兴地说,公司不但派了技术员随时指导,村里也经常组织农民培训,经过一年的种养实践,他快成了种大棚的土专家了。
胡玉亭与公司派驻在大棚的技术员交流看法:“大棚全部种植西红柿,销路问题怎么解决?”技术员答:“前段时间公司专门派人去上海考察,今后准备直供上海。”胡玉亭对他们主动拓宽销售渠道的做法表示满意。他说,西红柿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一定要做好市场预测,多渠道做好销售工作,保障企业和村民利益。同时,也要引进优良品种,改善种植结构,有效降低风险,让种植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当听说去年春节期间,西红柿地头销售单价仅为2.7元,而超市则卖到6元时,胡玉亭提议兰田柳滩农科公司要专题研究如何利用公司平台与美特好、汇隆商城等批发大户做好衔接,取消中间环节,实现农超对接,为农民争取更多收益。
站在村外的山头俯看,通村水泥路蜿蜒在山腰,这条通村公路,也是胡玉亭包扶柳滩村以来为村民办的实事之一。村委主任田东生告诉记者,如今的柳滩村路通了,产业发展了,相信跟着胡市长为村里规划的路子走,用好企业产业扶贫“双百”工程这一富民政策,柳滩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柳滩村大学生村官杨晓东还记得去年胡玉亭与村干部座谈,为村里发展定规划、定产业、出方案时的情景。他深信,等到羊场挤满了羊儿,树上挂满了果实,矿泉水运出山外,村民的腰包还会更加厚实!
胡玉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农业现代化目前仍是突出“短板”。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形成更多的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柳滩村要做为一个试点,积极依托产业富民,为贫困山村脱贫致富趟出一条可资借鉴的好路子。(张志丽)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