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晋中要闻 晋中要闻

昔阳:逆势中铆足干劲砥砺前行

来源:晋中新闻网 作者:任秀萍 闫丽丽 发布时间:2015/3/28 10:39:18

从蓝焰煤层气投产,到六座百万吨煤矿达产,到40万吨电石厂投产,再到斯能风电的开工建设、化工园区氯碱树脂项目的初步建成,标志着昔阳县既定的煤电气化大工业格局已经全面形成。

双孢菇产业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种植方式,而且使部分农民化蛹成蝶成为经营能手、技术人才、产业工人。农业产业的多元化,让昔阳的农民脱贫致富有了盼头和希望。

从县城主干道全面改造、背街小巷全部硬化到60万平方米的拆迁、280万平方米的建设,再到12公里环城河道的治理,50个公园、30个停车场的建设,县城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人们生活更加舒心。

昔阳县一次性拿出1000万元,成立了好人事业促进会,连续举办两届“昔阳好人”评选活动,一大批好人得到重奖、受到尊重。现在街头巷尾都在传颂好人的事迹,一股正义的能量在昔阳大地处处涌动。

廉租摊位,全国首创;千人养老院,全省首屈一指;“六个一”工程,全市独一无二;免费公交、免费电影院、免费展览馆、免费活动室、免费阅览室、免费停车场、免费公厕、免费俱乐部、高中生免费教育等免费工程,件件触及百姓心灵,件件满足群众需求,真正把民生做到了民心,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逆势而为促转型

2014年,昔阳县紧紧围绕“抓重点、打基础、惠民生”主题,全县上下精诚团结,沉着应对,铆足干劲,主动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凸显出“五大亮点”。

“工业园”开启转型路:该县按照“工业园区化”的发展思路,引进了全县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阳煤煤电化工业园区,总投资260亿元。园区内规划建设化工、电力等10余个转型项目,最终将形成“煤—电—化”一体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年上缴利税可达20多亿元。去年,重点实施了投资24.5亿元的一期22万吨烧碱和25万吨聚氯乙烯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3.2亿元。打基础积蓄后发力:去年,该县实施了总投资20多亿元的大水网、大路网、大电网建设和土地整理工程,全县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小蘑菇”做成大产业:该县用短短的5年时间,双孢菇种植规模就由“一人一棚”500平方米猛增到现在覆盖9个乡镇90个村、65个合作社810户、1235个大棚,种植面积达到102万平方米,年产鲜菇1.5万余吨,实现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增收640元。初步形成了集研发、种植、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链条。大宣传带动休闲游:去年,县财政拿出300万元专项资金,利用大媒介、大平台进行了大宣传、大推介,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昔阳旅游的知名度高了,投资商多了,游客人数涨了,经济收入增了。201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08.7万人(次),同比增长38.5%;综合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28.9%。“六个一”温暖百姓心:“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深得民心。标准化幼儿园为学前教育创造了好环境,大众食堂让孤寡老人吃上了舒心饭,大众澡堂让老百姓一年四季洗上了热水澡,村民活动室让老百姓文化生活更丰富,红白议事大厅让农村节俭办事成风尚,街心公园让老百姓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科学统筹绘愿景

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判,2015年昔阳县经济工作将以坚持稳中求进、全面发展为总基调,紧扣“四地一城”发展定位,加快构筑“三川两轴四园”发展格局,着力实施好“工业促转型、三农上台阶、旅游升级次、城市显活力、民生保和谐”五大战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挖掘新潜力,增创新优势,为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建成美丽平安幸福新昔阳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2亿元,同比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亿元,同比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9亿元,同比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8亿元,同比下降10.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563元,同比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454元,同比增长10%。

勇于担当抓落实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启动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昔阳县要在以下几方面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实现工业转型新突破。2015年该县将出台优惠政策,组建专业队伍,大打“大寨牌”、“资源牌”、“环境牌”、“感情牌”,着力引进一批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实现招商引资数量和质量的双突破。同时,加快推进赵壁煤电化工业园、巴洲气化园、李家庄中小企业创业园、安坪农副产品加工园“四大工业园区”建设,通过3至5年的努力,四大园区的生产总值达到全县的50%以上,上缴利税在20亿元左右,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此外,充分依托全县煤炭、煤层气的优势,加快“煤、电、气、化”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创造昔阳经济新优势。

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今年该县在农业上要重点实施“1479”战略,即紧扣一个目标、培育四大产业、建设七大基地、打造九大“农字号”企业。一个目标就是实现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四大产业就是巩固发展双孢菇种植、提升发展核桃干果、加快发展中草药材、高效发展优质苹果。七大基地就是建设阎庄、赵壁、皋落粮食丰产基地,阎庄优质苹果基地,赵壁双孢菇产业基地,沾尚、西寨绿色蔬菜基地,界都中药材种植基地,冶头规模养殖基地和孔氏核桃基地,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构筑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框架。九大“农字号”企业就是培育壮大晋粮农业、大寨农发、厚基伟业、金粮农科、四通润农、金谷阳光、鑫泰养殖、大寨酒业和绿草湾养殖等九家特色“农”字号企业,以点带面,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健康快速发展。

倾力开辟三产发展新路径。旅游是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今年,昔阳县财政要拿出1000万元,重点实施好“五个一”工程:做好一个宣传,就是全方位、多层次做好旅游宣传;树好一个龙头,就是树好大寨这个龙头,使之成为带动昔阳旅游发展的旗舰;搞好一个活动,就是搞好第二届“红叶作请柬、金秋到昔阳”旅游文化节;打造一批精品,就是打造六条精品线路;建好一支队伍,就是大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加大旅游人才培训力度。(任秀萍 闫丽丽)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