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间,这里用汗水与情怀书写了无数个“天堑变通途”的传说。
四面峻岭环抱,境内沟壑纵横,迈不过道路的坎,昔阳县便迈不出闭塞的圈子。
投资少、等级低、超期服役,现状如斯,唯怀揣对富民强县的执着追求负重行进。
缺桥少涵、路窄弯急、坑洼不平、颠簸不堪,一条畅通无阻的路成为从县委、县政府到每一名普通老百姓的共同期待。
路通百业通,昔阳县发展的通达从“路”开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抓重点、打基础、惠民生”这一主题,面对煤炭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巨大压力,审时度势,果断决策,把打造路网、优化环境,作为建设四大园区,实施工业转型,推动旅游业升级,促进东果西菜、双孢菇种植等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来抓,并大胆提出倾财聚力,克难攻坚,精心打造“12248”路网的目标。
一条高铁越太行连南北,两条高速路和两条国省道构成“井”字形主框架,四大循环、八小环形县乡路内通外连相互衔接,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路网,扬起昔阳快速行进的风帆。这是三年前的志向。
累计投资8.93亿元,新建改造公路771公里(不含高速路),建设大中桥梁21座,崇山峻岭中腾起一条条巨龙,深涧湍流上架起一道道彩虹。这是三年后的“答卷”。
昔阳县跳出山岭纵横的羁绊,产业转型顺势而起,晋东冀西客货运输繁荣和物流集散地建设变得理直气壮,一个美丽、平安、幸福的新昔阳展现在世人面前。
为项目开“捷径”
园区是承载昔阳经济梦想的大舞台。加快四大工业园区建设,是昔阳经济结构调整强有力的助推器。为打通赵壁煤电化工业园区路,盘巢引凤招项目,昔阳县从2013年起集中力量筹资9300万元,历时两年,修通了317省道至凤居10公里双向四车道公路,引进并实施了投资29.8亿元的一期22万吨烧碱和25万吨聚氯乙烯项目。
为使巴洲气化园区东连207国道,北接317省道,投资6820万元,去年春天破土动工,经移民拆迁、劈山架桥,新建和改造二级公路4公里,今年7月份竣工通车。
为扶持李家庄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建设,投资284万元,新建公路3公里,为园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目前,昔阳四大工业园区共入驻5000万元以上“标杆”项目16个。通过3至5年的努力,四大园区的生产总值将达到全县50%以上,上缴利税15亿元左右。
为旅游通“关隘”
旅游旅游,无路难游。近年来,随着新常态之下“红色、绿色、金色”旅游消费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昔阳县抢抓机遇,趁势而上,2013年投资35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设有中央花卉景观隔离带的大寨旅游路3公里,这条靓丽的风景线,为大寨红色旅游增添了无穷魅力。今年又投资700万元,改造完成了县城至石马寺10公里宗教文化游和潘掌生态休闲游公路。
目前正在施工的集井沟欢乐农家游和煤炭外运于一体的川口至三都12公里改建工程,投资2310万元,年内完成路基铺设,明年全线贯通。旅游路的补缺接轨、升级上等,推动了昔阳县旅游业的强劲发展,旅游收入连续三年以26%的速度递增。
为发展强承载
破瓶颈,出境路拓伸了经济发展走廊。昔阳县城途经寺家庄矿、西寨乡去往和顺县是一条“断头路”。为打破瓶颈延伸对接,昔阳县投资2030万元,历时三年,新建和改建公路22公里,今年6月份实现了全线贯通。
昔阳至河北内丘公路(简称昔内线),是一条两县人民多年渴望开通的“卡脖子路”。为踏平坎坷实现连接,鉴于战线长、施工艰难、投资巨大等实际,该县将境内全线53公里分为三期建设。去年投资860万元,改造了虹桥关至川口10公里;川口—皋落—内丘界两段,已进入立项审批阶段,一旦批复即可动工。出境路的开通,为该县“东出太行入河北,南越和顺达上党”创造了先决条件。
构框架,主干路凸显出区域物流优势。近年来,昔阳县在积极配合阳黎高速建设、并于去年7月28日(昔阳境内)正式通车的同时,殚精竭虑筹集资金2.21亿元,高标准完成了县城至建都高速引线6公里;完成了207国道至317省道瑶头段二级路改建3公里;完成了国道县城段外移西外环二级路6公里;完成了设有中央隔离带的207国道县城段(松溪路)改建2.4公里。
如此大手笔、大力度建设,不但缓解了县城交通压力,而且为客货车辆安全、快速、便捷通过城区提供了有力保障。与此同时,昔阳县多方请求、全力配合,积极推进晋(中)衡(水)高速和阳(泉)大(寨)高铁建设。目前,阳大高铁已破土动工;横跨昔阳境内75公里的晋衡高速,已列入全省高速路网规划,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有望明年动工。连通东西横贯南北的公路主框架,在昔阳大地形成了“彩虹缀云连巨岭,银河落地走大荒”的磅礴气势。与陕西、内蒙大型煤炭企业合作运营的加工、储配、运输洗煤能力将大大提升,强劲的经济发展后发力全面彰显。
为民生筑通途
延辐线,县乡路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近三年,昔阳县投资2.37亿元(不含拆迁费),高起点、高标准改造县城街道15条22公里,形成了“一环三纵三横”的城市路网;投资3850万元,完成了二级汽车站候车楼、专用路工程;城区和近郊开通免费公交循环线两条(8台车)96班次;乡村公交线达到36条204班次,基本实现了城乡客运全覆盖。
同时,以县城为中心,大力建设辐射各村的“一小时经济圈”。投资1848万元,改造乡村连接线23条51公里;投资1.2亿元,硬化农村街道(折合公路里程)607公里,不但使农民种植的双孢菇、中药材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了快速便捷的发展链条,而且上海斯能、浙江运达等一大批风力发电、食品加工企业落户农村,给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多中心、网格状”的路网建设推进态势,为昔阳县打造晋东冀西客货运输不可替代的战略支点地位提供了强劲的支撑。可以预见,不远的将来,那一条条琴弦般密接的路网,一定会在勤劳勇敢的昔阳人民手中演奏出一曲曲经济腾飞的乐章;一个令人瞩目的县强民富、蒸蒸日上的昔阳,必将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太行山上。(田文杰 李怀英)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