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勃发。乘着全市两会胜利闭幕、一系列改革即将深入推进的东风,晋商故里生机盎然,一派活力。
介休市青云通用航空产业园区内,一架红色直升机振翅欲飞,前来订购直升机的客商,纷纷交口称赞。几个月后,这架直升机将不再独享赞誉,300余架国内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飞机将陆续下线,从它身旁飞向世界各地。不久的将来,产业园全部完工后,每年从这里飞出去的直升机将超过5000架。
介休市青云集团退出煤炭行业后,能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引领全国直升飞机研发制造风气之先,无疑与我市近年来抢抓叠加机遇,积极把贯穿市域的“108国道”打造为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最佳“着陆跑道”有莫大关系。
沿着108国道穿行我市,这条“着陆跑道”起飞的远不止青云集团的直升飞机。东方希望铝系循环经济园区、山西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区、享誉全国的大型实景剧《又见平遥》、在纽约曼哈顿建立展示平台的祁县玻璃器皿……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据领先地位的标杆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发展壮大。108廊带,正以连片发力的态势打造转型综改新范式。
机遇叠加激发连片试验新动力
“机遇难得”“潜力巨大”是不少企业家为我市贴上的一张名片。从百年老店双合成整体搬迁晋中,到太钢、太重接踵而至与晋中企业联姻发展;从李书福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落户晋中,到刘永行将铝系循环经济园定位晋中,这些全国知名的企业、企业家纷纷前来晋中“抢沙发”,是对我市未来发展态势的最好印证。
正如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一次会议时表示,“山西获批综改区之后,晋中的机遇最大,一定要狠抓机遇,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政策,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资源型地区的转型积累经验。”
在参加市委常委民主生活会时,省长李小鹏如是叮嘱:一定要充分发挥区位、文化、产业基础、后发等优势,用足用好综改区政策,力争在全省转型跨越、办好“两件大事”进程中实现率先引领。
市委书记张璞在多个场合强调,在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中,晋中108沿线的机遇是得天独厚的,抓住机遇就是对历史负责。太原都市圈战略正在实施,同城化正在快速推进,山西高校新区拔地而起,山西科技创新城很快启动,这些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都在这块土地上推进,机遇是叠加的机遇,潜力是叠加的潜力。
省委书记袁纯清要求晋中抓机遇,“不是一般抓,是狠抓”。如何抓住机遇,使晋中这架飞机在108航道上飞起来,这是市领导面临的严峻课题,也是巨大压力。
2011年4月7日,市委全体常委来到太行革命老区左权县。他们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言,召开常委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作出了加快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决定,吹响了“十二五”时期晋中争先进位的冲锋号。
市委、市政府领导认识到,“狠抓机遇,率先发展”的响亮口号要落到实处,必须有科学的顶层设计,需要打造一个平台,建立一个机制,规划一个蓝图。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108国道综合发展廊带”的构想和总体规划应运而生。2013年年初,“108国道综合发展廊带”建设被列为全省转型综改试验的重大事项之一,今年年初“108廊带116工程”被列入了今年全省转型综改重大项目。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劲民认为,晋中把转型综改的突破口放在108廊带上,既是一种战术定位,也是一种战略远见,在诸多宏观利好政策的作用下,晋中108廊带独特的自身优势和多年积累的发展势能正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过去10多年间,108廊带以全市40%的土地,创造了74.5%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中榆次、灵石、介休三县(市)经济总量强势挺进全省前二十强。
市委副书记、市长胡玉亭说,“108廊带建设是全市转型综改试验的关键所在。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一体化’上做文章,打破一直沿袭多年的以县域为主传统发展模式,促进廊带内各类要素优化配置、自由流通、共同发展,逐步确立该区域的转型综改领头雁地位。”
“108廊带所面对和亟待破解的,实际上也是全国各资源型地区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的共性难题。在108廊带进行集中连片改革实践,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具有典型的探路意义和示范价值。”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志宏说。
多点爆发汇聚板块突破新格局
在市城区街头,车身喷着“福桥出租”字样的出租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类出租车与普通出租车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伙食”不一样,普通出租车一般“喝”的是汽油、天然气,而这种出租车“喝”的却是甲醇。
2013年3月初,作为全国唯一的甲醇出租车试点,晋中市正式启动甲醇汽车试点工作,此后分四批向市场投入150辆甲醇出租车,实验效果十分显著。
“试点”,是过去一年108廊带内频频出现的热词。
太谷绿美园林公司,承接太谷县土地流转试点工作,通过“公司+合作社”模式流转了4010亩土地,土地租金、土地股份、务工收入,各个环节算下来,公司每年可使农户实现户均收入6万元以上。
绿美园林公司的土地流转探索还将继续向纵深推进。去年,太谷县获批成为全国第21个、山西唯一的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太谷县委副书记刘伟说:“我们这21个县承担的就是为国家农业改革趟路的任务,比如经营主体的问题,是继续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是家庭农场制或者其他引进资本?比如土地流转,是流转到大户还是合作社?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探讨。”
据了解,在推进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中,太谷县正在积极谋划建设现代农业集团公司,通过集团公司在108廊带内开展多角度、多方位农业产业化服务,努力打造国家级农业技术、农业设备、农业人才输出基地。
农业试点成就显著,工业试点也不遑多让。由太谷县向南一路前行来到介休市,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安泰集团正在紧锣密鼓,整合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的实施主体,以加速推进这一项目建设。
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是安泰集团上马的诸多循环经济项目之一。通过多年不断探索和完善,安泰集团将洗煤、焦化、冶炼、建材等行业科学有机地组合为一体,形成了以废水、废气、废渣及余热余压等综合利用的独特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模式,成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范例。
第三产业也在抢滩转型综改,实现华丽转身。作为全省转型跨越文化产业标杆项目,《又见平遥》自首演以来,已经演出656场,观演人数30多万人次。它是艺术家王潮歌以全新理念打造的一台“前无古人”大型实景演出节目,也是平遥县用1亿元政府投资,撬动3亿元银行信贷,改变传统投融资方式,以资本运作理念来运作重点项目的一次尝试。
事实上,我市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实践远不止《又见平遥》的成功运作。作为我国银行票号的发源地,过去一年,我市启动山西资本市场改革示范区建设,积极扶持壮大38家小额贷款公司,在全省率先成立民间登记中心,成立了全国首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综合性私募基金,推动天津股权交易所山西分市场在晋中落地,打造“金融洼地”的努力正在转化为实际成效。
除金融创新之外,介休市大胆尝试城市管理领域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太谷县以盟区联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榆次区以“五规合一”推进城中村整村改造……晋中108廊带多点爆发的改革探索,正在汇聚一股改革大潮。
“推进108廊带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点的爆发,同时也注重面的统筹。”晋中市发改委主任黄海涛介绍,108廊带建设的核心是“四统两分”。
“四统”就是区域政策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要素保障一体化,项目建设一体化。“两分”就是分类改革和分类考核,6县(区市)分别结合自身优势,确定了重点改革试点,单独制定考核办法。
项目开花演绎一体崛起新篇章
3月10日,记者来到平遥煤化集团采访,被该集团最近生产出来的“石头纸”样品深深吸引。“石头纸”具有耐撕、耐折、耐油、防水、防霉、化学无毒、可直接接触食品等优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一年前,平遥煤化集团“点石成纸”的环保石头纸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这是该公司继新型光学材料和天然气液化项目之后实施的又一转型跨越重大项目。据技术人员介绍,环保石头纸产能为每年12万吨,年节约木材量相当于植树造林32.4万亩
“不能说转型就是不搞煤炭,必须立足晋中实际,立足晋中的资源优势来实施转型,让资源这篇文章做到极致。”黄海涛说,“在108廊带,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企业比比皆是,像通宇公司开发石膏山景区项目、聚义集团打造千万吨煤焦化循环经济园等等,都是非常生动的例子。”
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实践为108廊带打开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据了解,在介休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市和榆次东阳、山西安泰集团等10个省循环经济试点社区、企业、园区带动下,108廊带初步形成了煤-电-建材、煤-焦-化、煤-焦-电-化-新材料等循环产业链。试点单位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94.2%,工业废水利用率达100%,煤层气利用量达1亿立方米。
市108办主任冯耀黎向记者介绍,在市政府的统筹推动下,108廊带已经形成了由北部板块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物流产业园区,中部板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玻璃器皿产业园区,南部板块绿色能源产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区组成的10大产业集聚区。
“2013年全省30个转型综改重大项目中,有5个分布在108廊带,占比达到16.7%,今年全省70个转型综改重大项目中,有8个分布在108廊带。今年,我们将以这些重大项目为依托,以‘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的工作理念,继续推进一批大项目向合适的功能板块、合适的产业集聚区集中,真正变企业集聚为产业集聚,走出一条园区化、循环化、信息化的产业发展道路。”冯耀黎说。
榆次常家庄园、太谷三多堂、祁县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介休张壁古堡、灵石王家大院,在星罗密布的名胜古迹中一路走来,一路感受,晋中108廊带沉浸在生机勃勃的气息中,吹响了先行先试、改革探路的集结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当下,这条极富发展潜力的黄金廊带,正以集中连片试验的不懈探索铸就转型综改新模式。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