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生态庄园生态庄园

张国忠:一位农民的生态庄园梦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董永德 发布时间:2015/1/7 10:34:28

一米六五的个头,憨厚敦实,第一眼看他,很难看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山区农民,从2006年开始,在当地带头发展庄园经济,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庄园主。

他叫张国忠,出生在左权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成长在交通、信息闭塞的大山里。初中毕业后,当了煤矿企业的一名司机。2002年,煤矿企业改制,他步入下岗职工的行列,这年他36岁。

当一起下岗的职工有人唉声叹气,甚至掉眼泪时,张国忠不等不靠,不怨天尤人,一直思谋着自己创业。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他看好了第三产业,并一头扎了进去。

5年时间,他便拥有了三个饭店和一个小超市,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而此时的他,又有了新的想法:弃“商”从农,从“零”起步,回家乡连璧村二次创业,搞优质杂粮规模生产和加工。

“左权自古就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可一直以来,并没有形成优势和品牌。我的目标就是把左权小杂粮,做成品牌,走出山西,走向全国!”张国忠说,“连壁村及周边村庄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光热水资源丰富,而且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小杂粮及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然而,长期以来,农民们并没有从土地上得到利润,很多农民不是外出打工,就是搬出了大山!”

说干就干,2006年4月,张国忠和同村4位村民一起出资,注册资金85万元,组建了左权县龙鑫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小杂粮特色种植产业,建设杂粮种植基地。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开发杂粮生产基地1.2万亩。其中,8400亩无公害粮食生产基地,已经得到检测与环评,无公害谷子、大豆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今年,合作社建立了20亩试验基地,谷子标准化示范田1000亩,引进晋谷36等十多个品种,推广应用化控谷子500余亩。

在种植基地不断巩固壮大的基础上,合作社还采取“订单农业”方式,组织入社社员和周边村农户扩大杂粮种植面积,与农户签订养殖、种植协议,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合作社成立以来,入社社员已经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200余户,并辐射到榆社、武乡等地。

为把小杂粮做成产、销、购一条龙,合作社还建成杂粮加工厂,分设加工、烘干、包装、冷冻、仓储车间。目前,合作社已开发龙鑫小米,莲鑫源牌荞面、玉米面、豆面、手工挂面、笨鸡蛋等十多种产品,并注册了“辽州将军”、“莲鑫源”品牌,产品远销北京、山东、河北等地。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合作社生产的小杂粮,先后获得了无公害产品和有机杂粮产品等荣誉称号。谈到未来,张国忠说:“合作社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种植户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为了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启动有机生态园区建设规划。同时,希望国家能出台一些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扶持!”(董永德)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