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寿阳县寿阳县

​寿阳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纪实

来源:山西经济网晋中频道 作者:董永德 发布时间:2015/1/14 17:29:34

完善柔性招才引智机制,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建立县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建设人才公寓……近年来,寿阳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精心构筑“人才高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打造“优惠政策”高地,筑巢引凤吸纳人才

寿阳县建立了县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组建了人才联络员专职队伍;建立了海外联谊工作信息库,建立了动态电子台账和QQ群,加强了与海外人才的沟通联系,扩大了全县人才储备量;县人才办、科技局牵头组织,联合全县14家研发中心,对新招聘的企业管理和科研人才免费提供临时住房并以低于市场价每平方米200元的优惠价购置住房;实行工龄工资奖励制,每月工资上浮50-100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寿阳县引进“千人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为山西环界石油钻具有限公司、山西深渡木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引进8名高素质人才,在2013年7月“大连海创周”和“上海海外学人项目推介会”上,有4家企业与7名博士达成合作意向。2014年再次为山西深渡木业有限公司引进广东省高级木工技师周国书及五名技术人员并高薪招聘15名大学生充实到企业研发中心队伍。同时,加大寿阳籍高校毕业生和在外人才的引进力度。三年来,共有542名教育、卫生、农业等专业人才回县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截止2014年底,寿阳县共引进科研人员98人;投资1083万元,重点扶持了12个研发中心;与山大、财大、太原理工大等高校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组建4处教学研基地,申请专利117项,新增产值8200万元,创利税1093余万元,研究出新产品21项,解决关键核心技术26项,有8家企业研发中心与科研院所真正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实现了人才、智力、资本、项目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

实施“本土人才”战略,大面积培养农牧、教育、卫生、企管等实用型人才

一方面招才引智,一方面对各类本土人才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胜任工作的“土专家”、行家里手。

——多形式、多渠道培训中小微企业管理人员60余人,创业带动就业620人,输送实用人才1700余人次;对全县企业人才进行摸底,先后推荐6名企业家赴清华大学参加“晋中市优秀企业家转型高级研修班”培训,组织12名小微企业主参加了省工商联举办的“全省小微企业主创业能力提升培训班”,15名民营企业家参加了市工商联举办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家培训班”,全面提升了非公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把农牧、教育、卫生等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联合教育部门,组织178名教师赴北师大、东北师大等名校参加培训,通过工作专家讲座、外出培训、短期集训、网络培训等方式,培训教师共计10387人次;选派30余名医疗技术骨干到省人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国内一流医院进修学习,为基层岗位补充稀缺人才。

——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针对性开展“新型农民”、“阳光工程”、“农村经营能人”系列培训。共培育新型农民、种养能手200余名。科技人员下乡入户,采取健全首席专家——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广大农户的模式,对乡土人才进行跟踪培养,累计进行各种技术培训和指导200期以上,发放资料达到10万余份,培训农民5万余人,全县农业新技术成果覆盖率92%以上,科技对农业生产贡献率53%以上。

——加大青年人才就业工作指导力度,多次组织全程指导见习对接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名企优才”大型人才招聘会等专项活动,去年以来,共组织110余家企事业单位,举办招聘会4场,参加省人事厅举办的招聘会1场,提供岗位989个,参会人数4300余人,签订见习合同102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634余人。

县人才办主任陈宝军说:“寿阳县将积极顺应市场经济新常态,继续加大招商引智力度,打造人才高地;同时继续加强乡土实用性人才培养,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实现寿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持。(王永军)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