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 “拆违治乱提质”城乡环境大整治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太谷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环境整治放在“农谷”建设和开发区改革创新、撤县设区的大背景下审视和谋划,突出问题导向,自加压力,强势推进,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城乡环境大整治的热潮,“拆违治乱提质”攻坚行动在城区、在乡镇取得一个又一个可喜的战果。
为打好“拆违治乱提质”攻坚战,该县县委、县政府从10个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100人的拆违突击队,坚持将108国道、太太路沿线、农大周边作为“提质”重点,由包乡(镇)县领导负责,强力推动。同时,坚持从最难处下手,打开工作缺口,重点拆除了西苑马路市场、山西农大小吃一条街等一批存在时间长、违建面积大、人民群众关注高的违章建筑,形成了“凡违必拆”“凡乱必治”的强大震慑。
在集中整治行动中,该县在抓好“拆”“治”的同时,更加注重堵疏结合。针对历史欠账多的实际,经过调研,决定在全县新建5个便民市场,即:原鞋厂旧址、原粮食门市部、美宝超市对面、原教学仪器厂旧址、南杨家庄夜市。
108国道太谷过境段全长23.61公里,是该县经济、交通的大动脉。108国道治理作为环境整治重点,太谷县“拆违治乱提质”领导组和指挥部反复“回头看”、时时“找问题”。该县县委书记王怀民、县长刘伟经常带领职能部门一把手深入一线现场办公,查找不足、分析问题,逐点逐段徒步巡查,就地提出方案,现场解决阻碍治理进度的“拦路虎”“绊脚石”,彻底改善脏乱差旧貌,全力把108国道打造成一条通畅、干净、整洁、高效、快捷的经济“生命线”。与此同时,规划了6个服务区,彻底根除乱象,将沿线的加水、修理、汽配、汽贸、餐饮、建材、废旧物品收购等全部纳入服务区和市场,打造108过境段环境整治新样板。北阳服务区拟占地84亩,用于108国道太谷北段汽车修理、加水洗车等综合服务。北洸服务区拟占地30亩,用于108国道太谷南段汽车修理、加水洗车等综合服务。韩村汽贸园区拟占地48亩,解决过境段汽车贸易小、散、乱现象,实行规模化、规范化管理。孟家庄农机修理市场拟占地93亩,解决753道口及农大周边农机修理摊点脏乱差现象。东关村建材市场拟占地100亩,解决东关建材市场占道经营、管理混乱、脏乱差等问题。朱家堡物流园区拟占地50亩,解决全县区域内仓储物流市场的空白。目前,征地腾地工作大部分已经进入规划设计阶段,争取在10月底前部分服务区建成运营。
结合山西“农谷”、开发区以及撤县设区建设,该县与杭州锦江集团合作,启动了垃圾处理项目。项目建成后,日处理垃圾600吨,将满足全县垃圾处理需求。同时,积极推进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预计年底前投入运行。
在县领导包乡(镇、区)的基础上,该县四大班子成员全部领办任务,包重点领域、重点地段。严格落实“双层督察机制”,以现场观摩与督导督察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一周一督察、半月一通报、一月一小结措施,进一步明确责任,传导压力。制定出台了“拆违治乱提质”干部能上能下考核办法,推动干部发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目前,已对全县12个乡(镇、区)相关职能部门实现了督导督察全覆盖。
为同步做好“拆、治、建、管”4篇文章,该县组建了拆违突击队、园林景观绿化美化专业队、墙壁喷涂作业队、文化绘画专业队、宣传专业队5支队伍,选取动作快、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4个村(朝阳村、团场村、北张村、孟家庄四村)进行“提质”样板打造,突出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为加快绿化“提质”进度,针对绿化工程,专门制定了“拆违治乱提质”及“生态环境整治”部分工程运行机制实施意见。采取简化招标、投标程序,现场设计、现场询价、现场评估、现场竞争性谈判、现场评审、现场确定工程队、现场签订合同的“七个现场”办法,以一事一议方式,高效推进工作。目前,以“七个现场”办法对太太路、龙城连接线、太长线等6条路的宽林带及行道树的修剪刷白、旋耕、条带整修等工程,进行了两次招投标,工程得到了顺利推进。同时,积极推进文化上墙、进村、入户工作,重点村文化墙喷涂方案已确定,样板村进入实施阶段,朝阳、北张、孟家庄等村文化墙绘制工作接近完成。
为造成宣传舆论上的强大震慑,该县充分利用《太谷报》、太谷广播电视台和新媒体,开设专栏、专题,采取连续播放新闻报道,投入MP3广播、H5宣传海报、公益广告等形式,持续为攻坚行动升温造势。同时,组建了12支宣传队,开展游动式宣传,并印制10万份宣传资料,通过“小手拉大手”,将攻坚行动宣传到农村、社区,做到家喻户晓。此外,还制作专题片《城乡环境现状记者调查》,对于存在的问题亮丑揭短,曝光一批反面典型,警示警醒广大干部和群众。
截至目前,该县已拆除违建2234处20.3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75.10%。腾退土地33.4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91.87%。(郝俊刚 孙泰雁)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