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太谷县太谷县

太谷县朝阳村社会综合治理有实招

来源:太谷县新闻中心 作者:范松荣 发布时间:2015/3/1 17:13:00

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作为村级管理的系统工程,是农村稳定工作的“稳压器”和“减压阀”,治理效果直接关系着农村的稳定,是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大事。近年来,太谷县胡村镇朝阳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开展文明村创建工作,特别是在“问题不上交,矛盾不出村”方面,探索出了镇、村、调解中心三级联防联调的有效做法,社会综合治理“朝阳模式”,成为了朝阳新农村生产生活快速健康发展的“润滑剂”和“助推器”。

朝阳村共有5773口人,2097户,党员111人,是省、市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是晋中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百尺竿头,“朝阳模式”实现了示范村好上加好、美中求美。 

夯基筑石,抓好党建桥头堡,用党风清明带出民风淳正。工作做得好不好,全靠党建桥头堡。朝阳村党总支紧紧抓住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个关键不放松。首先从完善制度入手。先后制定了村内环保制度、垃圾集中清运制度、群众定点倾倒制度、监督制度。通过大队和群众的共同监督管理,村貌焕新颜。凡是涉及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四议两公开”后方可执行,严格做到“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使得村内的各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解决。其次是党总支书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坚持每天五点起床骑车对全村进行巡视检查,严格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村两委班子成员形成了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检查工作,七点到九点集中研究工作的习惯,多年来始终不间断。在此基础上,在涉及全村重点工程上面,村两委干部与党员、群代表分工分组,干部带头从亲朋好友开始,责任到户,凡工程涉及到的村民户,逐户座谈走访,细心解读工程,将产生的效益以及整体发展的重要性向群众宣传,使群众理解接受。

移风易俗,营造和谐大氛围,让文明新风成为农村时尚。“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社会治理,管理占的比重更大。硬环境改善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朝阳村以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购买了先进音响设备和背投,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建设了老年活动室,成立了老年队、秧歌队、威风锣队等文艺宣传队伍,挖掘整理了《九凤朝阳》等群众文艺表演。坚持每年评选“好家庭”、“好儿媳”、“好女婿”,倡导新型、和睦的家庭关系和邻里关系。通过一系列的精神文明活动,群众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讲文明礼貌的人多了,粗鲁蛮横的人少了;学文化科技,勤劳致富的人多了,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人少了;家庭邻里和睦的人多了,各种矛盾纠纷少了。

与此同时,朝阳村把普法教育,作为全面提升群众法制观念的着力点,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法制夜校、农民书屋、党团活动等,通过请专家、自己学,以及收听收看讲座、以会代课等形式,不失时机地开展普法教育活动,让农民群众由学法、知法、懂法向遵法、守法、用法转变,努力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理事。近年来,朝阳村未发生一例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

防患未然,多级联动排隐患,以有人管事化解矛盾纠纷。朝阳模式,概括起来为三句话。这就是发现隐患早排查,有了矛盾快调解,出现纠纷有人管,确保“问题不上交,矛盾不出村”。

朝阳村紧靠国道,交通便利,地势优越,村大人多,企业密集,社会综合治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朝阳村的形象。发现苗头,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作为社会治理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制度规矩约束,更需要灵活多样的化解技巧。为此,朝阳村在制定了符合本村实际的乡规民约基础上,针对社会治理,建立了镇、村、调解中心的三级联动调解机制,并制作工作流程图,挂在村委显要位置告知群众。同时,按街巷划分确定了58名信息员,组建了由十二个小队,三个联队为成员的社会治理机构。群众形象地这样称朝阳模式,民兵巡查日夜忙,有了情况打电话,综合治理能跟上,和谐稳定人人夸。

农村稳定隐患大多由鸡毛蒜皮的邻里矛盾或经济纠纷引发,如果处理不及时,小问题往往积累为大矛盾。问题发现的越早越小,处置快速及时,隐患就不会由小变大,也不至于由少增多。如何尽早排查风险点,朝阳村的做法是58名信息员,就是不稳定情况的收集人、消息树,调解中心获得情报后,迅速出击,介入调解。调解员籍福贵,虽已年过半百,但热心、负责的老籍,一获知有隐患,总是无条件第一时间“上手”。老籍说自己是调解工作的“赤脚医生”,但每年经他调解的近百起案件,无一不成功,无一不兑现。

目前,朝阳村在“两委”班子带领下,全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一起谋事创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相信明天的朝阳村,会像凤凰一样,展翅于世人面前,在金谷大地上发出耀眼的光芒。(范松荣)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