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太谷县太谷县

科技创新助力太谷经济发展加速度

来源:太谷县委新闻中心 作者:杨巨斌 杜会兵 发布时间:2015/5/7 9:09:00

先后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项,完成专利申请516件,有效发明专利128件;

全县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机耕、机播、机收占到了全部耕种面积的90%;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先后荣获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2014年,全年有效发明专利申请60件,完成目标任务120%。黄河制药、中远威药业两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顺利通过科技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审……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着力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快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助推太谷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孵化科技搭平台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太谷县多管齐下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多渠道为产业提档升级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一是搭建企业研发平台。通过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加大对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奖补等措施,企业研发机构不断增加,目前,全县共有省级科普基地3个、企业研发机构17家,其中市级研发中心有7家。今年6月,玛钢研发中心建成运行后,将通过发挥研发、质检、展示、交易等功能,全面带动全县铸造产业的转型升级。二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以技术和资本为纽带,推动山西农大、省果树研究所与金谷农投、巨鑫伟业开展技术入股、联合开发、共建科技实体的合作形式,建立了“山西农谷”——太谷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目前已经形成“一区三园”布局,“一区”即山西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区,“三园”即山西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园、山西农业大学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园。园区成立以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创建名优品牌100余个,孵化出草莓、黄瓜等一系列新品种,极大地带动了农民种植结构优化,种植技术更新、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三是搭建科技活动平台。以每年举办一届科技节为契机,集中对农民群众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推介和名优产品展示展销、科普知识宣传及专家义诊培训。每年科技节,都有成千上万农民前来赶集,争相了解新品种、新技术。通过科技平台,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普遍增强,农民素质整体提升,太谷科技节逐渐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

把脉下药施新政

为解决人才、资金缺乏难题,突破发展瓶颈,太谷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人才引进方面,实行了“政府聘任、企业使用”的用人政策,连续几年招聘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进驻重点企业和高新企业开展服务,为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产品竞争力注入了“新鲜血液”。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招聘下派专业技术人才45人。与此同时,该县通过招聘会、人才交流会等形式,组织企业引进了一批高水平、高层次人才,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在资金支持上,县财政专款下拨,重点对连片新增日光温室、农业技术使用、新品种推广进行了奖补,并设立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奖励制度,对新晋级的省、市龙头企业,驰名商标,地理标志产品和对农民增收、带动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加工企业进行奖励。近年来累计兑现奖补资金1252多万元,极大地激发和带动了全民创业积极性。

突出主体壮产业

作为农业大县,太谷县在现代农业发展上,科技项目成为产业发展新引擎。近年来,全县共实施重点农业科技项目88个,总投资1.5亿元,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科技含量,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步伐。同时,依托山西农大、果树研究所的驻地优势,该县也成为了两所科研院所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的首席地、试验田。红枣雨篷技术、双调双盖技术;苗木选育中的雾化、气化育苗技术;“山西黑猪、晋汾白猪”,玉露香梨等新品种都率先在太谷进行了推广使用,极大地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新技术推广成为太谷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引领。特别是在农大、果研所等驻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带动下,科学种田已成为当下太谷农民的一种新追求,农民科技自觉成为产业发展新动力。2014年,在农业部举办的全国农业改革与试点工作绩效评价中,太谷县取得了中部省份第一、全国第六的好成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多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在企业科技创新发展上,太谷县一方面全面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提高装备和工艺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县102家玛钢企业已累计新上马自动化生产线82条。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上马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了产业升级。三晋碳素、盛德有色金属引进的超高功率石墨化阴极碳块项目,产品价格较原有碳块价格提升了一倍,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成果转化。通宝醋业应用自主研发的陈醋精制净化、快速陈化技术,开发生产的系列酿造纯净醋,远销美国、日本、韩国等9个国家,年创造收入达7600多万元。特别是巨鑫伟业,以脱毒快繁研究中心为引领,成为全县专业化、规模化最高的育苗基地;中远威药业与中科院合作,成立了全省首家现代生物制药院士工作站,研发生产的“中远威”牌溶栓胶囊、葡立胶囊畅销全国;中通科技通过科技创新,先后荣获国家专利20多项,生产总值达到2200多万元,科技企业在太谷不断成长壮大。(杨巨斌 杜会兵)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