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在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资助下,《六合拳在左权》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为该书题写了两个字——“禅武”,已褒奖作者数十年为乡村非遗保护所做的努力。
《六合拳在左权》一书从清朝末年六合拳进入左权(当时的辽县)的辽县说起,共五章内容重点介绍了六合拳在左权的历史源、传统的架拳方法、师承体系、练拳的套路图解等。全书章目条理、资料丰富、图解详细,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对武术的独到见解,又体现了作者对武术文化的至爱,该书的出版是留给后人研究学习的一份宝贵财富。全书分“六合拳渊源与发展”、“六合真意”、“师承体系”、“六合拳套路演练”和“春典”五个篇章。其中第四章“六合拳套路演练”为重点章节,占全书篇幅的四分之三。图文并茂地呈现了六合拳的各种套路。是对乡村习武传统的深度总结。与书配套,还出版了DVD,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跟着名家学习六合拳的演练。
星河公益基金会顾问皇甫建伟和韩卫平,分别为该书题写了序言。他们从不同侧面对作者研究、传承、弘扬六合拳进行了肯定。作者在《前言》中写到:“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左权的传统武术六合拳也同样面临着传承问题。本书的编辑出版旨在发掘、整理、传承六合拳,弘扬传统武术文化,让外界更好的了解六合拳,了解左权武术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孙联世,1933年出生在左权县寒王乡下其至村。他25岁时跟左权县杨式太极拳传人、大南庄张守义先生学习杨式太极拳,并得到了第一代传人呼黑牛、呼红牛的指导。书中所述内容都是孙联世师父们口手相授,他如实撰述,和盘托出,没有任何修改、修饰和牵强附会。他结合自己多年练拳的实践,将太极拳的诸多训练原则和技击原则,融入六合拳术、器械套路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孙联世女婿刘宪文是他的徒弟,他们翁婿二人多次深入基层搜集整理失散在民间的资料,拜访了不少武术界的前辈,并以身示范,拍照摄像,挖掘整理,经过五年的努力,让一本八万余字、一千四百余幅图的著作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左权县六合拳属河南嵩山少林寺“大圣门、罗汉门、二郎门、韦驮门”四大门派中的韦驮门,它内容丰富,系统完整,有拳术、器械、单练、对练、技击、功法等多种内容,具有结构严谨、进退有节、攻防兼备、形态逼真、实战性强等特点。少林韦陀门六合拳从清末进入左权(当时叫辽县),已有五代传人,在左权县境内流传甚广。孙联世、刘宪文翁婿二人同心协力将这部著作奉献给武术界同仁和社会各界人士,希望大家能通过了解、学习这种传统武术,修养心性、强身健体。
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2015年成立,是左权籍几位业界精英为助推家乡文化教育发展而创设的。当基金会受到左权孙联世的资助申请后,认真研究,最后做出给予一定帮助的决定。当作者表达了希望著名学者给予鼓励的愿望后,星河基金会积极设法与田青取得联系。田青教授知道是民间人士为非遗而做的努力,欣然命笔写下“禅武”两个字以鼓励。孙联世获得田青的墨宝后非常珍惜,他说:“有了这样高级学者的肯定,几十年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现在作者身体很好,他在专注出版后,还希望可以亲自带一些徒弟,把在左权县境内传承着的六合拳继续传承下去。他对星河公益基金会的义举,也连连道谢。(刘红庆 董永德)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