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文化晋中文化晋中

晋中108综合发展廊带:山西中部崛起的文化产业带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作者:郝光明 发布时间:2014/12/27 7:29:00

今年“五一”小长假和“十一”黄金周,在我省旅游总收入排名序列里,晋中市均名列第一。在晋中,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莫过于晋商文化、平遥古城和平遥国际摄影节了,而这三个品牌恰好都位于晋中108综合发展廊带。

从文化角度来审视,晋中108综合发展廊带更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带、旅游带,其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日益成为晋中乃至山西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从大院到晋商,晋商文化已经成为山西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主题文化品牌,对于扩大山西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到余秋雨那篇著名的散文《抱愧山西》,再到胡玫导演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让晋商故事变得家喻户晓,原本沉寂的几座晋商大院成了国人、甚至全球华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除此之外,在近十年山西本土文艺创作的精品剧目中,晋商题材独占鳌头:从中国舞台经典剧目《立秋》到舞剧《一把酸枣》,还有《走西口》、《解放》、《白银 谷》以及《又见平遥》等等,这些以晋商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对于扩大山西在全国的文化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个发迹于中国明清时期内陆省份的农民商人,逐渐 发展成为一个商帮,之后驰骋于华夏,足迹横跨亚欧大陆,其所开创的万里茶路、百年票号和500年商业文明,对今天市场经济下的人们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 吸引力。

2010年6月,刚刚履新山西省委书记不久的袁纯清在晋中调研时说:晋中通过乔家大院和平遥古城等,把晋商文化、晋商精神推向了全国,山西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这么大的名声,晋中功不可没。

实际上,晋商文化已经成为山西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主题文化品牌。而以唤起国人甚至全球华人对民族精神深深思考的话剧《立秋》和2013年推出的大型室内 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等文艺精品,则为中国的核心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范本,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国家层面体现了山西文化建设的高度和深度。某种意义上,可 以说,晋商文化不仅是山西的文化品牌,更日益体现为中国影响世界的文化品牌。

著名学者余秋雨的“抱愧”,更多是对晋商500年商业文明里晋商群体道德精神的一种敬畏。同样的敬畏也流露在《又见平遥》总导演王潮歌的话语里:我们之所 以在平遥古城的脚下掘地,而构建地下平遥古城,就是要表达我们对于古城、对于历史、对于曾经生活在古城里的先辈的敬畏。

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曹家大院等旅游景点,从南到北,依次分布在晋中108综合发展廊带的这些古城大院,是历史留给现代的文化遗产,更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精 神财富。一个民族的文明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延续中不断延伸。这些古城大院又恰似一个个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符号,是山西文化强省的重要的文化基因,其日 益扩大的文化影响力,使中部崛起中的山西更加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瞩目。

平遥是从古城和国际摄影界脱颖而出的文化强县,而今的平遥不仅是晋中的平遥,更是山西的平遥、中国的平遥。

今年9月19日,以“走向生活的影像”为主题的201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幕。世界的镜头再次聚焦古城,一周的时间,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名摄影师作品参展。

从2001年起,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成功举办十三届,成为全球最大的摄影节庆活动和图片交易市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国内外公认的具有独特民族性和 多元国际性的一张强势文化品牌,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节庆活动”、 “中国创意城市文化节庆名片”等。

作为山西乃至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平遥的魅力还在于古城。1997年,平遥古城被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 出范例和中国近代金融业的中心,平遥古城留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很深的印象: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宝库”山西省范围内的一个“文物大县”,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有“华夏第一古城”之美誉。从那时起,一年四季,来平遥看古城的中外 游客就络绎不绝,先后有十多位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亲临平遥参观,古城平遥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日渐提升。

仅用一年时间推出的《又见平遥》,是我国北方第一部也是全国第一部以古城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作为全省文化转型的标杆项目,其推出以来,受到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晋中乃至山西对外文化推介的又一个有分量的品牌。

文化已经成为平遥发展最大的亮点和着力点,借助国际摄影节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平台和品牌影响力,平遥相继推出一系列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连续8届的平遥中国 年和平遥古城招商洽谈会、连续4届的漆文化艺术节、连续2届的梨花旅游节和酥梨采摘节等等。其中,平遥中国年荣膺中国十佳民俗节庆,漆文化节成为国际型漆 器展示、交易、合作的平台。

应该说,平遥吸引外界的还有许多。一个县能拥有如此多、如此大的文化旅游的产品和品牌,平遥在全省当之无愧。基于这些独有的优势,平遥正在全力打造晋商文 化旅游中心和山西旅游集散中心,力争到“十二五”末,在规模和效益上都跻身全国旅游的第一梯队,为全省文化旅游树立一面颇具影响力的旗帜,牢固树立其在国 内古城旅游业中的地位,从而由文化大县向文化强县迈进。

在拉动消费上,晋中108综合发展廊带文化产业的优势日渐凸显,日益成为资源大省未来发展新引擎的新范式。

今年“十一”黄金周,晋中旅游全线飘红,整个108廊带所有景点每天游客接待量都处于高位运行。

在古城平遥,国际摄影节刚刚闭幕,就又迎来黄金周的旅游高峰。从10月2日到5日,整个平遥出现停车难、住宿难、购票难、如厕难的接待游客高峰的“高峰综 合症”。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等先后18次连线平遥,报道古城旅游的火爆景象;介休绵山在景区接送车辆不够的情况下,紧急租用客运公 司100辆大巴接送游客,介休市专门抽调200名交警疏导交通;祁县乔家大院临时加开多个售票窗口,来缓解游客排队购票时的拥挤状况……

与此同时,以介休绵山、灵石石膏山、榆次乌金山和榆次十大生态庄园、太谷南山生态休闲养生带为代表的大太原都市圈休闲文化游也日渐火爆。

记者从晋中市旅游局获悉:“十一”长假,晋中全市共接待游客480.5万人次,比2012年同期增长25.98%,旅游总收入39.02亿元,增幅居全省第一。其中,过夜游客122.1万人次,同比增长28.14%;以家庭为主的自驾游和自助游客大幅增加,使得游客在晋中的人均消费出现明显增长。

而在“五一”小长假,108廊带沿线各景点从4月30日就出现旅游高峰,三天时间,晋中市的旅游综合收入达10.8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晋中市旅游局的同志告诉记者:晋中市的旅游收入,80%以上都集中在108综合发展廊带沿线各景点。无论是“五一”小长假的短线游客,还是“十一”黄金周 的长线游客,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更重要的是,假日旅游的综合带动效应日益凸显,全面带动了当地的交通、住宿、餐饮、商业、娱乐等众多产业,对旅游地 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旅游地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其未来发展集聚了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以文化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最明显的平遥为例:2011年,全县以文化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37.72亿元,2012年达到40亿元,占全县 GDP的46%。文化旅游业已经成为平遥县域经济最大的增长极,而且为平遥引进资金、引进项目、扩大对外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构建与世 界文化遗产品牌相适应的县域经济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祁县、在太谷,甚至在煤焦大县的介休,文化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综合影响力 越来越大。

在108综合发展廊带文化产业的带动下,2012年,晋中全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53亿元,占全市GDP的5.4%,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全市旅游 业接待国内外游客2500万人次,同比增长57.35%,实现旅游总收入216.23亿元,同比增长60%,增速在全省遥遥领先。

2012年至2013年,晋中市总投资210亿元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全力推进,随着动漫制作、数字新媒体、玻璃文化艺术等新元素的加入,以及山西大学城 和太榆科技创新城的人才优势和创新平台,108综合发展廊带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积聚新优势,呈现出多元发展、互动多赢的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在拉动消 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上,日益成为资源大省未来发展新引擎的一个新范式。(郝光明)


责任编辑: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