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4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要闻要闻

青年赋能乡村振兴 通力助推农旅融合

来源:晋中日报 作者:张春玲 发布时间:2022/4/28 17:53:05

编者按: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成立以来,在共青团晋中市委的指导下,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资源联合平台。该平台通过农业品种组合,创新推出鱼菜共生、鱼果共生、南果北种、林药间作等新型农业模式;通过农产品加工组合,创新推出果茶、果叶茶、果干、养生粥等新产品;通过农业废弃物发酵组合制造出果皮饲料、泥合绿肥、果壳基质土等农资。今年以来,在晋中市委市政府关心和支持下,晋中市文旅局、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和共青团晋中市委指导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创新思路,成立“晋中市新知识青年农业双创联盟”,联合榆次区文旅局、团区委,共同打造“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建立以榆次区为示范、辐射周边的农旅融合体系,赋能乡村振兴。目前,已推出以田园牧歌、青春生态体验,乡愁青韵、乐享休闲农业,智慧农场、点亮科技青春为主题的三条农旅线路,欢迎晋中市及周边居民前往体验。

                                  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将符合要求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纳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学学农劳动实践基地范围。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依据和强有力的保障。

当前,农业旅游逐渐向服务精品化、产品个性化与功能多元化等方向发展。通过引入体验式营销模式,使旅游者将场景体验与农业旅游空间深度连接,能增加游客与农业旅游之间的亲近感。

体验式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新型旅游方式,是农旅融合的典型, 通过不断对农业资源的发展潜力进行开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助力乡村振兴。

科学规划体验式农业旅游产品生产。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合理布局,规划好旅游路线, 使之与周边的景点有机结合,使具有地方特色的体验式农业旅游突出地方特色和农村的乡土气息。 打破单一产业发展思路,重视综合发展模式, 形成统一全面发展的经营理念。

注重人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作为服务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第一资源和最佳驱动力,其作用发挥直接关系乡村振兴的顺利实现。 在加强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 政府应通过培育和发展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完善行业自助服务和管理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本地人才回到家乡参与到体验式农业旅游的发展中来,同时,引进外地人才, 为本地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发农业旅游精品。着重开发农旅融合的产品,用精品路线吸引大众眼光。调动当地农民的积极性, 使开发的体验式农业旅游产品与农村建设相适应。 用心做好体验式农业旅游的每一个环节, 给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注重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 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加大文化内涵的挖掘,将旅游与教育、文化相结合,从单个产品开发衍生到整体氛围的营造,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的基础上,让游客通过深度的体验项目理解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参与和构想乡村发展的未来。

新知识青年农业双创谷 1号线路 线路特色:田园牧歌 青春生态体验 打卡线路:三郝农科( 青创基地 )→ 庄缘红( 千亩红枣 )→ 果果里( 状元樱桃 )→ 芊源科技( 鱼菜共生 )→ 老白家( 空中草莓 )

新知识青年农业双创谷2号线路 线路特色: 乡愁青韵 乐享休闲农业 打卡线路: 老白家( 空中草莓 )→ 张胡村( 乡村振兴 )→ 聚丰红( 百枣争鸣 )→清清苹果( 网红打卡 )→林果丰(趣味林下)

新知识青年农业双创谷3号线路 线路特色:智慧农场 点亮科技青春 打卡线路:林果丰(趣味林下)→梧桐树( 餐饮农庄 )→ 富春红玉( 南果北种 )→芊源科技( 鱼菜共生 )

                      新知识青年农业双创联盟农旅线路点介绍

1.三郝农科(青创基地)“三郝农科”位于榆次区修文镇中郝村,是集青年创业、科技研发、集中办公、产品展示为一体的农业双创基地,致力于打造“休闲采摘—科研示范—培训研学”一体化综合性科技园区,现可作为研学旅游、农业参观、科技体验的优良场所。

2.庄缘红(千亩枣园)“庄缘红”位于榆次区庄子乡井峪、郝都两村,果园面积1000亩,主栽品种为壶瓶枣,年产量约15万公斤,枣园全部施用微生物酵素菌肥,不采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农药。每年秋季举办红枣采摘节,以特色红枣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3.果果里(状元樱桃)“果果里”位于榆次区庄子乡西墕村,以樱桃种植和园区采摘为主要模式,樱桃果型大、果实饱满、品质优、口味鲜美。采摘园区设立亲子娱乐区,包含儿童非遗体验区、传统文化学习区、儿童娱乐区等,大大丰富了采摘体验。

4.芊源科技(鱼菜共生)“芊源科技”位于榆次区北田镇西墕沟村,是开发以鱼菜共生系统为基础的种植养殖平台,鱼菜共生系统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成长的共生效应。平台将生产高品质商品鱼、绿色蔬菜和观光采摘相结合,是研学、娱乐的好去处。

5.渔果园/老白家(空中草莓)“渔果园”位于榆次区修文镇内白村,建设有面积100亩的现代设施农业大棚,大棚内有无土立体栽培草莓、盆栽草莓、水果西红柿、反季节桃树等果蔬,是一处果蔬采摘观光基地,每到果蔬成熟之时都会有大量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

6.张胡村(乡村振兴)“张胡村”位于榆次区北田镇,全村有394户人、3000余亩耕地,是“户均一套高效棚,人均两亩优质果”的产业村,该村凭借农业特色产品发展乡村观光旅游,蔬果飘香、家家富裕。

7.聚丰红(百枣争鸣“聚丰红”位于榆次区北田镇朱村,面积100亩的百枣园区内有早脆王、不落酥、蜂蜜罐、冷白玉、茶壶枣等65个优良品种。百枣园按红枣成熟期早、中、晚分区规划,延长了采摘时间,这里是普及红枣知识、采摘红枣的理想打卡地。

8.清清苹果(网红打卡)“清清苹果”位于榆次区北田镇大伽南村,是一处占地面积300亩的城郊高端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园,园区构建了“果树私人定制”“青少年研学游”等现代新型营销模式,举办苹果产业园云游文化节,从苹果花开到苹果拉枝修剪,讲解苹果生长历程、苹果社交盛宴、苹果管理技术等,实现了农旅融合发展。

9.林果丰(趣味林下)“林果丰(趣味林下)”位于榆次区北田镇杜堡村,主要种植核桃及林下经济艾草。多年来,合作社采用生物防虫、果园覆草(林药)、绿肥还田、节水灌溉等技术,种植核桃1000余亩,同时发展了林下经济艾草种植,成为康养旅游的示范点。

10.梧桐树(餐饮农庄)“梧桐树”位于榆次区庄子乡,以餐饮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种植无公害蔬菜杂粮,养殖原生态家禽家畜,打造产销一体的供应链体系,是种养结合、宜餐宜游的特色餐饮农庄。

11.富春红玉(南果北种)“富春红玉”位于榆次区北田镇杨梁村,种植红心火龙果等热带水果,培育新品种苗木,通过运用水肥一体化、温室雾化降温等技术,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提高果品品质。来到采摘大棚,还可以体验热带植物生长环境,在游玩中放松身心、增长知识。(张春玲


本版资料由晋中市文旅局提供

责编: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