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要闻要闻
本网讯 5月13日,山西省晋中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晋中市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有效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发布。晋中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东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晋中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东介绍,近年来,晋中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精心谋篇布局,精准落地见效,脱贫成果不断巩固,乡村振兴扎实推进。通过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晋中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等二十余项政策文件,确保各项工作前后相承、顺利延续、有效对接。一是扛牢政治责任,精准推动有效衔接。现已确定榆次区、太谷区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介休市、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为整体推进县,左权县、和顺县、榆社县、昔阳县为重点帮扶县,分类指导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市县两级投入衔接补助资金7.5亿元,实施项目1498个。投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82亿元,投入保费700.88万元,为22.91万名脱贫群众参保“返贫险”。二是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组织10所省示范高中对口帮扶10所脱贫县高中。在完成33个集中安置点主体工程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前期手续、地灾评估、质量验收等相关工作。三是强化监测帮扶,坚决守住防贫底线。5个经济基础较好的县(区、市)每年安排至少1000万元帮扶资金结对帮扶4个重点帮扶县,积极开展“万企兴万村”晋中行动。农村低保标准达到5335元/人/年,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平均标准达到6957元/人/年。全市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9.52万人、省外劳务输出1.23万人,将榆社古建成为省级劳务输出品牌。四是聚焦五大振兴,推动乡村全面发展。据了解,晋中市现已建成5家国家级龙头企业,7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全市纳入补贴的127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到村1.06亿元,惠及771个村、3.79万余人(次)。培训脱贫劳动力2.58万人,完成致富带头人培训600人。全市共创建县级以上(含县级)文明乡镇87个,县级以上文明村1206个。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里程382.7公里,全市11个县(区、市)1942个村高质量完成“两委”换届。全市创建零事故、零上访、零案件“三零”村1814个,达标率93.31%。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之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张永东讲,晋中市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快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目标和“1221”战略举措,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聚焦“守住一条底线,实现两个高于,提升‘3+1’保障,完成4项创建”的要求,全力实施和推进“11239”行动目标。
为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晋中市乡村振兴局将通过广开渠道推动脱贫人口增收,确保脱贫群众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农民收入增速;全力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积极推进省级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7个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1个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和8个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结合全市“484”农业产业发展矩阵打造三个不同类型乡村振兴亮点。最终完成4.4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投放和9000万元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力争480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50%,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总规模达到9.7万人,省外务工总规模达到1.4万人。同时开展驻村帮扶督查和特色产业、乡村大调研两项活动。组建专班,全局联动,广开思路,吃透情况,总结推广,推动驻村帮扶做实做细,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和可复制、易操作的典型经验,全力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上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
责编: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