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温柔话语,如春天雨露,滋润患者久旱心田;她细心呵护,如夏天微风,带走患者内心创伤;她真情关爱,如秋日明月,照亮患者生存希望;她精心治疗,如冬日阳光,带给患者健康新生。她叫杨艳华,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是白求恩式的好医生,现任市中医院脑病一科主任,兼任山西中医学院教授。
内强素质 服务大众
身穿白大褂,为病人解除病痛是杨艳华从小的梦想。杨艳华热爱医生这一职业,刚到市中医院时,作为一名新手,她吃苦耐劳,兢兢业业,白天看门诊遇到疑难杂症,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主动寻找差距。下班后,她常常加班加点给自己充电,不断充实自己,总结临床经验,积累临床知识。那些年,不论是半夜三更,还是节假日,只要医院有事儿她随叫随到,经常是连夜处理急诊后,第二天接着看门诊,白班夜班连轴转,在同事、家人眼里是名符其实的工作狂。勤奋好学加上认真务实,她很快便由新兵成长为科室的业务骨干。
1998年底,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杨艳华被任命为脑病一科副主任主持工作,肩挑一负重担,她深感责任重大。她勇于创新,乐于奉献,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以上,她白天为患者看病,夜间负责查房,夜以继日地奔忙在门诊和病房间。同时,她积极响应医院“创全省一流中医院、创省级文明单位、创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和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的号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一面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努力提高全科医疗技术水平,让利于民,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一面不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使全科室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每年,她还会抽出一些时间,带领医务人员下乡义诊、讲课,15年间走遍了全市各个乡镇的广大乡村,服务百姓。
妙手仁心 医泽百姓
只要患者需要,杨艳华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病房,她经常对身边的医务人员说:“对患者病情要做到及时、准确、果断,随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因为对于患者而言,我们就是他们的希望。”正是她这份高度的责任感,使众多高危患者转危为安,与患者间建立起更多的理解与信任,收到的锦旗、镜匾、表扬信不计其数。
杨艳华30余年如一日,把自己的智慧、精力和爱心都奉献给了医学事业。去年2月初的一天深夜,一位高血压脑梗死合并心脏扩大的患者,夜间疾病突然发作,鼻腔血流如注。她在睡眠中接到值班大夫的电话后,立即冒着严寒赶到病房诊治。看到病人因失血过多而休克,生命垂危,她马上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会诊、抢救,止血、输血、打针、用药,从凌晨1时一直抢救到早晨7时,病人才转危为安。一天,一位87岁患脑干梗死昏迷的老人被紧急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合并肺部感染,痰多、呼吸困难,如果不立刻抢救将会危及生命。杨艳华了解情况后,马上组织力量连夜会诊,气管切开、吸痰、上呼吸机、快速用药……重症监护、特殊护理,由于老人病情不稳定,加上家属陪护人手不够,杨艳华连续七天七夜吃睡在病区,直至病人病情稳定。这位患者大为感动,逢人就说:“感谢杨大夫,她真是美丽的白衣天使啊!”
“当医生就要当名医,不当庸医误人生命。”这是杨艳华的座右铭,从医30余年以来,她一直以此鞭策自己,为了热爱的医学事业,她花尽半生心血,刻苦钻研医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脑血管病方面取得多项医学突破,让患者走向康复,在行医的几十年里广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好评,成为誉满杏林的神经内科专家。
除了医院历年授予她的荣誉外,杨艳华曾先后3次被评为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05年被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评为十大杰出女职工,记一等功一次;2010年被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晋中市“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山西省特级劳模;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她撰写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 14篇,获得了2010年全国医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杨艳华的故事平凡简单,却光彩动人,面对着每个人最珍贵的健康,面对着一个家庭幸福的托付,她就是这样用责任和担当谱写出一曲曲感人之歌。 (李晓雯)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