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公交、免费电影院、免费展览馆、免费活动阅览室、高中生免费教育等十大免费项目,工程并不浩大,投资也不是大数字,却确实暖到了百姓心坎儿上;
千人以上村和中心村建起了一个标准化幼儿园、一个大众食堂、一个大众澡堂、一个街心公园、一个村民活动室、一个红白议事大厅,昔阳县农村“六个一”惠民工程不仅在全市独一无二,而且有效拉近了干群关系,受到了农民拥护;
爱心超市里,困难群众排队领取爱心人士捐资购买的生活用品;好人广场上,近年来选树的先进典型上墙上榜,成为全县的道德标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学好人、做好人的热情,营造了官厚德、民厚道的良好氛围;
让流动商贩以较低价格统一进驻步行街、小吃城、农贸市场等,实现集中监管,既解决了城市管理脏乱差的难题,又让百姓谋生有了保障,还确保市民吃上了放心食品。同时,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探索尝试城市物业化管理,城管变物业、管理变服务、关系变和谐,为创新城市管理、破除市场秩序监管顽疾提供了成功经验;
晋祥千人养老院,由政府与煤企老板共同投资兴建,200多名五保老人已入住,他们现在吃穿不愁,看病花钱少,娱乐有地方,这里已成为全市集中供养的范例……
5月13日,市委书记张璞,市委副书记刘志宏,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丁文禄,市委常委、秘书长王建忠,及11个县(区市)委书记、晋中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部分市直单位负责人等,兴致勃勃地观摩了昔阳县民生工程,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亲身感受了昔阳县实施“解民忧、办实事”凝聚力工程带来的和谐局面。带着参观学习后的心得感悟,大家围坐在一起,以座谈会的形式,认真总结推广昔阳县大力发展民生事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在全市引深“解民忧、办实事”凝聚力工程。
“六年来,昔阳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8亿元,每年以16%的速度递增,占年度财政总支出的73%。”昔阳县委书记丁雪钦介绍,从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到城乡建设、环境整治,再到民风改善、公共服务,民生工程桩桩触及百姓心灵,件件满足群众需求,昔阳县真正把民生做到了民心,在服务民生中赢得了民心。
昔阳县搞民生工程,坚持不留债务、不背包袱、不图虚名,并且舍得花钱、敢于创新、齐抓共建。几年坚持下来,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密切了干群关系,转变了干部作风,形成了和谐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
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一路看、一路思,县委书记们渐渐明白了市委组织这次观摩座谈会的真正用意——看昔阳、学昔阳,把民生实事办在民心上、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关键在干部,要领在干劲,重点在干活!
座谈会上,张璞言之恳切:“民之所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他说,从昔阳县“解民忧、办实事”凝聚力工程中我们看到了昔阳县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真正用民生实事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广大党员干部的付出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也改变了昔阳对外开放的形象。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为全市人民甘于辛苦,乐于吃苦,从小事抓起,从具体问题抓起,带着感情抓,拿出招数解,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满意。
张璞勉励大家,树立正确政绩观,办好民生事业,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要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以民为本,这是我们党的宗旨,是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信念,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有一股百折不挠的干劲,无论困难重重,都要百折不挠,做到每件事情“打破砂锅问到底”,一直插到末梢、抓到底,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要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机制,在干事创业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主动创新,敢于破题,运用好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民生事业、城市建设,促进管理日趋规范,有力提升城市形象,切实提高人民满意度和幸福感;要有一批具有时代风采的典型,善于从群众身边发现典型、培育典型,运用典型引路的基本方法,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形成和谐氛围;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要把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牢牢抓在手上,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好转,切实净化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要有一批好的带头人,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从严要求自己,始终把以上率下作为基本的工作方法,在崇尚实干、勇于担当、廉洁自律等各方面树标杆、作榜样,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形成优良工作作风,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信心,民生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在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中,汇聚起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合力;要保持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大寨精神的核心是艰苦奋斗,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必须继续艰苦创业,并要不断创新,永不满足,时刻保持敢字当头的劲头、时不我待的精神,加快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办实事的实力,为人民谋取更大福祉。
“这次观摩座谈会,是市委站在从严管党治党高度,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基本功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市委近一段围绕‘乡村治、天下安’目标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刘志宏在主持座谈会时要求,要深刻认识实施“解民忧、办实事”凝聚力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为民服务上讲责任、动真情。全市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不断加深对市委引深“解民忧、办实事”活动目的、意图的领会,以昔阳为标杆,在实施“解民忧、办实事”凝聚力工程上用心、用情、用力。要正确处理“解民忧”与“办实事”的关系,在为民服务上出实招、见实效。坚持抓实、抓小、抓全,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提高“幸福感”。要把“解民忧、办实事”与“三基”建设、“三严三实”教育、落实“两个责任”结合起来,在为民服务上转作风、树形象。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自觉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积极投身“解民忧、办实事”活动,努力向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答卷!(张志丽)
责任编辑 董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