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7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晋中 > 质监质监

织就一张安全网——晋中市质监局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纪实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4 11:08:14

晋中市质监局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以赴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在监管过程中,晋中质监人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创新制度为着力点,破解“监管人员数量不足、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不一、安全问题被遗漏、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技能不均”等难题,创建全新的监管模式,形成了形式多样、齐抓共管、监管有力、资源共享的良好工作局面,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监察成效。

近年来,电梯、气瓶、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而特种设备监管人员的数量却保持一成不变,现实为特种设备安全的监管出了难题。为此,晋中市质监局同时织就了“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网、质监内部监管网、监督监察信息网”三张大网,这三张网覆盖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全部过程和范围。在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中建立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网。特种设备的使用企业是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主体责任担负者。质监局执法人员深入各个企业,督促企业建立安全网格化责任体系。通过建立企业老总—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具体操作人员的责任体系,定人、定岗、定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建立了企业向政府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考核奖惩制度、安全资金保障制度等十项制度。对于未发生事故但存在隐患的和造成一定事故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均要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问责,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和“责任倒查”,确保网格化监管落到实处。在质监体制内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中推行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以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为原则,依据地域行政区划将监管任务划分成若干单元网格,由市局、县(区、市)局、特检所的各个责任主体分别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监督检验工作,通过网格化管理,提高了安全监察的有效性,落实了监管责任。积极推行使用监督监察信息网。晋中质监自筹资金投入70万元研发了特种设备“五位一体”安全监察软件系统,建成了电子信息监管平台,降低了监管成本,借助科技力量,提高了监管效率。

面对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混乱不一的问题,晋中市质监局对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开展标准化建设,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及管理情况分为四个等级,对各等级的企业实施不同方式、频次和强度的针对性监管、检查。严格对照《2014年特种设备经营使用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表》的要求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分级考核,考核95分以上的为好评单位,可放宽以后的检查频次;考核80-94分的为中评单位,实施正常监管;考核60-79分的为差评单位,要将该单位列为重点监控对象,发出黄牌警告,并要求该单位对存在的重大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进行限期整改,后续要适当增加年内检查的频次;考核评定分值在60分以下的为“黑”单位,要将该单位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察,严厉打击其非法违法行为,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并联合有关部门对该单位实施职能处置。

晋中市质监局建立并完善了“风险挂销账”制度,革新了安全风险记入、督办、整改、销号等环节的良性运行程序。对所有排查出的风险,每条都要登记入册,全市各县局每月都上报市局风险挂账和销账情况,建立好风险清零账和责任追究账。对凡是记入风险挂销账账簿的安全风险,一月一结、一月一清,立争风险不过月,如当月不能排除,则定要组织领导负责专项问题的解决,按照不漏场所、不漏设备,限时、限人、限效果组织排除风险。在此基础上,晋中市质监局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安委会,专门组织研判存在的风险和问题,集思广益,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截至8月份,182个单位已销号95个单位,其余正在整改中。

为了提高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技能,保障特种设备的正确操作,同时提升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晋中质监人采取了分类培训的对策。严格要求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上岗必持证,无证不得上岗。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加强岗前培训,创新培训模式,还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不仅仅对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还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结合实际施行了AB角可互替制度。还同时要求各特种设备经营使用单位结合实际制定特种设备岗位履职的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每一名作业人员熟知牢记自己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岗位作业标准。在确保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技能的同时,保卫着晋中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阮岳峰 李居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