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落幕的太原市「兩會」,市委書記吳政隆提出,要把太原打造成宜居舒適、富有活力的現代城市。同時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培育壯大都市現代農業。為實現這一目標,太原市將從內到外實現徹底的「翻新」,而如何「翻」、「新」在哪是接下來的重點工作。
記者了解到,全面「翻新」翻的是「里子」,新的是「面子」。這一舉措正是為了建設「宜居利居樂居」城。正如太原市市長耿彥波說的那樣,宜居城市具有幸福感,利居城市則利於創業就業,樂居城市即歷史文化名城和生態園林城市。與其他省會城市相比,太原市還有很大差距。要解決來太原干什麼、看什麼、玩什麼、吃什麼、買什麼的問題,就需要解決好高端產業、科技創新、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等各方面的發展問題。根據太原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該市GDP逆增8.9%。今年,太原市地區生產總值預增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如何實現這一目標?耿彥波給出了答案:繼續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民營經濟的生力軍作用、金融振興的支撐性作用。2015年,太原曾召開科技創新、民營經濟、金融振興等三次推進會,旨在通過這三方面尋求突破,推動經濟持續平穩發展。
加快科技創新
吳政隆曾指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是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根本動力。雖然太原在推進科技創新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先進城市相比,與省會城市應發揮的支撐引領作用相比,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還有相當大的差距。2016年,太原將繼續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以企業為主體,充分發揮省城科技資源優勢,推進產學研深度結合,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全力支持山西科技創新城建設。充分發揮開發區和綜合保稅區的引擎作用,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加快新興產業發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10%,建設1-3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培育發展10個眾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
促進小微企業發展
清華科技園太原分園總裁董鈞表示,小微企業是民營企業的主體,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特色優勢。加快促進小微企業再創新優勢,引導小微企業走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道路。
太原市將把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作為民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打造「眾創」發展新形態,激發內生增長的新動力,形成內源發展的新方式。推廣新型孵化模式,建設中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引導社會力量建設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創業社區和眾創空間,優化創業創新生態,形成線上與線下協同創業創新格局。
打造金融聚集區
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已成為太原市重要支柱產業。但是,也面臨金融業總量規模不大、融資結構不優、市場體系不健全、金融觀念落后、金融監管亟待加強等問題,需要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解決。
耿彥波提出,要把資本市場作為振興金融的基本載體,加快金融改革創新,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力爭「新三板」挂牌企業再突破20家,有效利用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建立政府、銀行和企業合作機制,廣泛開展與商業銀行的合作,提升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能力。完成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增強地方金融發展實力。加快建設互聯共享的公共信用系統。
此外,太原市還將抓好富士康手機制造和維保、太重風電裝備、江鈴重汽、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太鋼碳纖維T800、納克潤滑油、陽煤化工等一批高端制造項目;圍繞低碳發展為主題的太原論壇等,打造國際化會展平台,發展會展經濟,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可持續發展。主動對接、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環渤海地區合作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進一步抓好開發區建設,不斷拓展發展的新空間
今年將改造31個城中村
記者了解到,太原市在解決干什麼、吃什麼、買什麼等「里子」問題的同時,城中村、道路、環境等「面子」問題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太原雖然「三面環山、一水中分」,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但是,一些「面子」上的工程仍存在不少問題:城市中夾雜著城中村和棚戶區,道路、地下網管、大氣污染等問題依然突出。以城中村為例,2015年太原市列入改造計劃的54個城中村共拆除建築面積1512萬平方米,總拆遷量完成88%。2016年,太原在加快完成這54個城中村拆遷建設安置任務的同時,還將啟動31個城中村拆遷。棚戶區改造方面,太原市將啟動2萬戶改造,力爭年內完成晉東、民政園、建材小區等在建工程,確保拆遷群眾尽快回遷,加快推進小北關等棚戶區改造工程。太原市今年將棚戶區改造與消化商品房庫存結合起來,采取棚改貨幣化安置、放寬公積金政策等多種方式,積極消化商品房庫存。為此,耿彥波提出太原市將堅持規劃引領,打破鄉村界限,集中連片規劃,高標準開發建設,做到拆遷與建設并舉、安置與開發并重、政府主導與市場化動作有機結合。嚴控拆遷、成本、資金、市場風險,鼓勵和吸引大集團、大企業參與城中村改造。截止目前,太原市已引進萬科、恆大、富力、南海、融創、遠大、廣州廣電等知名企業,初步形成了合作改造、村集體經濟組織自我改造、政府托底改造、城中村改造與相鄰地塊搭配綜合開發四種改造模式。此外,吳政隆指出,太原市還將強力推進公共停車場建設、背街小巷整治、建築節能改造、公園綠地建設、管線下地等重要專項,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全面治理大氣污染、土壤污染,讓城市水體達標,加大植樹造林力度。讓城市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打造文化旅游大產業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競爭力的核心,是城市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影響并決定著城市未來發展的前景和方向。」耿彥波說道。2016年太原將以歷史文化名城豐富的歷史遺存為基礎,繼續抓好晉祠景區完善提升、明太原縣城保護性開發、晉陽古城大遺址保護、太山龍泉寺佛教文化園和青龍古鎮保護修復、太化工業文明遺存展示,打造文化旅游大產業、大景區。推進府城文殊寺、普光寺、關帝廟等20餘處歷史文化遺存搶救保護工程。同時,太原還將優化文化產業結構,著力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特色文化產業,建設華夏文明主題公園,擴大萬達影城的影響力,打造文化領軍企業和知名文化品牌。加快文化改革發展步伐,推動文化繁榮,搞好選題策劃和資源統籌,聚焦現實題材和重大主題,弘揚和傳承晉劇等優秀傳統劇種,運用多種藝術表現形式,打造有歷史厚重感和思想感染力的精品佳作。
责编:小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