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省级媒体省级媒体

61岁的她找到人生新起点

来源:山西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22 1:05:27

    

    10月16日下午,省城迎泽区时代新人桥东工作站内,一堂生趣盎然的剪纸课正在进行中,授课老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剪纸传承人王银凤。“跟我学剪纸”自年初开展以来,已有上百名居民参与,这一次,“剪纸课堂”又迎来一批学员,不同的是,课堂上王老师特别推荐了站在她身边的一位学生,她叫毕云芬,今年61岁,零基础的她跟着王老师学剪纸,经过半年多学习,竟在省妇联、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举办的比赛中获奖,成为一名“三晋巧姐”。“只要用心,只要坚持,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儿。”王老师希望分享毕云芬的故事,来激励学员们好好努力。
    风雨无阻学剪纸
    毕云芬原本是运城一所高校的老师,退休后,跟着两个女儿来太原定居。最初的那几年,她帮大女儿带孩子,去年9月,小外孙也顺利升入一年级。没有了照料孩子的任务,毕云芬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今年年初,她偶然得知小店区文化馆有免费公开课,可以跟着老师学些才艺,便想报名。
    “当时报的时候,很多课程有年龄限制,而且不少都报满了。”毕女士说,本来都已经不抱希望了,突然听说剪纸班还剩下最后几个名额,她便试着争取了。“其实,对我而言,学啥都行,只要是兴趣班,我都愿意去试一试。”就这样,毕云芬成为剪纸班的一员。正月十五正式开课,课程设置是每周一节(两小时)。
    对于剪纸而言,不仅仅考验“剪”的功夫,手绘草样也是重要一环。当很多人选择上网打印花样临摹时,毕女士却选择了最吃力的办法——自己手绘。“临摹固然方便,但却缺少了一种原创性,一定程度上也会束缚剪纸技艺的提升。”毕女士说,即使自己的绘画基础微弱,她也坚持自己画图样。从学习剪梅花开始,毕女士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剪纸之旅。
    每次上课,毕云芬都得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班的学员渐渐少了,但毕云芬却坚持了下来,一节又一节,无论寒暑,无论风霜雨雪,她都从来没有“打退堂鼓”。不仅如此,每次下课,她都会把当天所学记录下来,然后,在家进行练习。通常,这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常常废寝忘食,家人多次催促,她才会起身拍掉身上的碎纸屑。
    参加比赛意外获奖
    今年7月份,太原市妇女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剪纸作品展,文化馆鼓励学员交剪纸作品。毕女士和其他学员一样,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要剪一幅什么样的作品呢?毕女士开始构思,“火炬”“镰刀”“莲花”“向日葵”……这些元素渐渐在她脑中闪现,经过一个多星期的琢磨,一幅名为《万众一心齐向党》的剪纸作品诞生了。为了作品更精致美观,毕女士又一次次进行了修改,终于如期递交了作品,这幅65cm见方的作品得到了省剪纸协会郭梅花会长的大力赞赏。毕女士没想到,自己的作品不仅入围,而且还荣获了三等奖。之后不久,山西省妇联举办了第五届“三晋巧姐”剪纸作品展,《万众一心齐向党》再次入围,并获铜奖。
    “‘三晋巧姐’是省级比赛,这次作品展上,全省共入围196幅,金奖8名,银奖16名,铜奖27名。很多人剪龄都比我长,我作为一个初学者,能得奖,真的很荣幸!”毕云芬说,尽管只是精神上的奖励,但这对于她而言却是莫大的肯定,周围亲朋得知她获奖,纷纷送上祝福,更为她积极努力、坚持不懈的品质所折服。毕女士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制的“美篇”,从粗陋的剪纸小样到精致恢弘的中幅作品,一点一滴的进步和成长显而易见。毕云芬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剪纸的最高境界是拿起纸就能徒手剪出心中的图样,这是她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回想这一年,毕云芬感慨地说这是她人生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年。“和过去的岁月相比,我走出了上班时的劳累压力,了却了养老送终的一片孝心,远离了疾病的痛苦折磨,又迎来了人生花甲的又一年。感谢家人和朋友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感恩我遇到的好老师!”毕云芬说,现在的她不仅继续学剪纸,还学书法,踢毽子,参加合唱团,结识了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为了紧跟潮流,她还专门注册了微博,坦坦荡荡地交朋友。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她身心愉悦,整个人达到了中年之后前所未有的健康状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