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从市安委办获悉,我市制定出台《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要求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
按照目标要求,2017年底前,在规模以上企业和重点行业领域初步建立双重预防机制;2018年底前,在全市实现双重预防机制全覆盖,完善技术工程支撑、智能化管控、第三方专业化服务的保障措施,实现企业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形成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全市企事业单位安全风险建档率、标识率和管控责任、措施落实到位率均达到100%。构建科学、系统、有效、可靠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体系,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该《工作方案》初步确定了15个县(市、区)、开发园区、市属单位为全市试点单位。在试点先行基础上,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全面推广,全市所有企业、单位从厂址、场内(安全设施)、厂区道路、建筑本身、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等方面入手,对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排查、辨识、分级、建档、标识和管控。
该《工作方案》要求,要大力重视技术支撑作用,抓紧建立完善功能齐全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双重预防机制的落实。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平台管理,形成全市安全生产监管“一张网”,企业、部门、政府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企业(单位)要将排查出来的风险点全部录入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风险管控分系统,实现对风险点在线监测或视频监控。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互联网监控手段,随时掌握企业对风险点管控情况,一旦报警提示异常,责令企业立即处置并反馈情况,使风险始终处于动态监控之中。同时,企业要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录入平台隐患排查治理分系统,履行自查自报自改主体责任。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利用该系统,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记录、管理和分析,每一个环节做到痕迹化,实时监控隐患整改情况。对没有按期整改的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
(陈剑)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