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关注 > 媒体看太原 > 太原媒体太原媒体

太原警方抓拍开车接打电话 一年处罚13537起

来源:太原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12/22 10:49:27

  去年底,我市警方开始启用高清探头抓拍开车时接打电话的交通违法行为。昨日,交警支队通报,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警方共抓拍开车接打电话13537起,且抓拍量逐月下降,严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警方将在坚持严管的基础上,逐步加大管理力度,以遏制这一极具危险性的交通违法行为。


  逐月下降


  交警支队秩序处负责人介绍,自去年12月26日我市启用高清探头抓拍开车接打电话的交通违法行为后,头10天就抓拍了430起。此后,每个月的抓拍量都在1000多起,考虑到高清探头的覆盖面积是逐步扩大的,到今年四五月份才基本完善等因素,对这一违法行为的抓拍呈现出逐月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驾驶人,正逐渐摒弃这一危险的交通违法行为。


  在记者的随即采访中,几乎所有的驾驶人都知道开车接打电话是违法行为,要受到处罚,但时至今日,在现实生活中,开车接打电话、甚至看微信刷微博的人仍大有人在。


  原因分析


  对开车接打电话的查处是和对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的查处是同步展开的,而较之对后者的抓拍量在近一年中下降了九成,开车接打电话的查处显然还没有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对此,交警支队秩序处负责人分析四点原因。


  一是重要电话“非接不可”。有相当一部分驾驶人表示,如果来电是重要的工作电话或私人电话,即便明知属于违法行为,存在安全隐患,也“非接不可”。


  二是心存侥幸。有的驾驶人认为开车接打电话时注意点就不会有事,也有的认为看微信、短信就是几秒钟的事情不会发生问题;还有的自认为自己驾龄长、技术好,一心二用完全没有问题。


  三是认识有误区。有的驾驶员在等候红绿灯或拥堵时,认为车辆处于静止状态,可以接打手机,殊不知这也属于违法行为。


  四是安全意识淡薄。经过多年的整治、教育、宣传,大家对酒驾、毒驾、涉牌涉证、超员超速等违法行为认识较深,但对开车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危害性认识不清,重视不足。


  危害严重


  在时速60公里的状态下,低头看手机3秒,就会“盲开”近50米,而此时刹车距离至少需要20米,在这样的距离上,什么样的事故都可能发生。还有研究表明,开车打手机导致驾驶人注意力下降20%,如果通话内容重要,注意力甚至下降37%。


  同时。开车时使用手机会使驾驶人的视野变得狭窄,极大降低外围视觉的感知能力。在有关机构的一项相关测试中发现,一个分心打电话的驾驶人比专心开车的驾驶人所记取的信息少50%,会形成“视野狭窄症”“视野缺损”的情况,即虽然路况进入了视觉,但是并没有被大脑所关注,大脑对突发状况视而不见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一行为比饮酒后驾车更危险。也就是说,即便使用了蓝牙耳机等辅助设备,驾驶时接打电话也是非常危险的,更不要说一边拿着手机,一边煲电话粥的状态了。


  加大力度


  作为全市交通违法整治的一个重要部分,警方表示对开车接打电话行为的整治绝不会是一阵风,也绝不会是一个法子一劳永逸。警方将根据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结合其他兄弟城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标本兼治,全面压降开车接打电话这一交通违法现象的发生率,确保我市道路交通安全、文明、有序、畅通。


  下一步,警方将首先加大宣传力度。着力宣传开车接打电话的严重危害性,并不断扩大宣传教育活动的覆盖面和持续性,进一步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同时,警方还将进一步加大监控设施的覆盖率,建立高清监控交通科技管控网络,对道路进行无缝隙管控,对违法者进行非现场执法,遏制此类交通违法行为。


  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尚只针对开车时手持电话进行接打的行为进行抓拍处罚。下一步,警方将逐步对在驾驶过程中,看微信、微博、短信,打电子游戏等使用电子设备的行为也进行严格管理。